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半条毛毯,见证75年革命友情
2019-04-04 09:25:00 来源:

杨斌在狱中口述、由狱友艾星华转给陈毅、陈丕显的信,面临酷刑依然牵挂革命事业。


仇明祥向杨斌的侄子谢万里介绍他家珍藏半条毛毯的故事。


4月2日,64岁的如东县双甸镇中心村28组村民仇明祥早早起床,郑重地从母亲吴秀琴手中接过半条毛毯,对着父亲仇甫成的遗像深深地鞠了一躬,深情地说:“父亲,我马上就去南京,将这半条毛毯送到您的战友杨斌伯伯的身边。75年了,您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烽火岁月,鲜血凝成的友谊


1942年,在地主家当长工的仇甫成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前往离家40多公里的苴镇报名参军,成为新四军如东警卫团的一名战士。在一次战斗中,他小腿中弹受伤,仍坚持不下火线,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获得警卫团政委谢克东的赏识,将他留在身边当了一名警卫员。


为加强对苏中区委秘密工作的领导,1943年1月,时任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的杨斌调任中共苏中区委秘密工作部部长。初到如东,人地生疏,谢克东“忍痛割爱”,将仇甫成派到了杨斌的身边。随后四年,仇甫成与杨斌形影不离,同吃住、同战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身为警卫员,仇甫成的任务就是每时每刻保护杨斌的安全。四年里,仇甫成跟随杨斌踩点、伏击、打遭遇战近百次,每次都圆满完成保卫任务。一次,杨斌带着仇甫成到江南敌前沿某阵地执行侦察任务。敌军营就在对面的山脚下,仇甫成和杨斌沿着山坡一前一后从后山往上爬,快到达山顶的时候,仇甫成被敌军哨兵发现,他立马回头低声向杨斌报告:“有情况,快撤!”随即向前冲了出去。敌军叫喊着追了上来,子弹从耳边“嗖嗖”地穿过,他飞快地向山顶奔跑。前面是悬崖峭壁,他来不及思索,纵身跳了下去……当他从沉睡中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是杨斌坐在他的床头,正为他擦拭伤口。原来,撤退后的杨斌又返回山脚下,一遍遍搜寻,第二天下午终于在乱草丛中发现了昏迷不醒的仇甫成,将他背了回来。


杨斌比仇甫成大11岁,在仇甫成眼里,杨斌不仅是首长,还是大哥,平时有空便教自己学文化,对他生活上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有什么好吃好用的都要留给自己。


1944年春节前夕的一个晚上,仇甫成随杨斌执行伏击任务。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趴在冰冷的雪地上,衣着单薄的仇甫成冻得牙齿咯咯响,受过伤的小腿几乎失去了知觉。“小仇,给你这个。”仇甫成扭头一看,趴在身边的杨斌将身上的一条毛毯剪成两片,将其中的一块递到他的面前。


“我不冷,你身体不好,你盖!”仇甫成连忙摆手,他知道,杨斌患有严重的肺病,曾动过手术,拿掉好几根肋骨,不能受寒,说什么也不肯接过毛毯。


“这是命令,你腿受过伤,保护好身体,我们还要打仗呢。”说完,将毛毯轻轻地盖在仇甫成的腿上。战斗胜利后,仇甫成将那半条毛毯精心地收藏起来。


1946年底,由于工作需要,杨斌调任华中十地委副书记兼城市工作部部长。因为不会讲上海话,仇甫成不得不遗憾地与之告别。码头上,两人紧紧相抱,依依惜别。“小仇,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会回来看你。”杨斌与仇甫成约定。然而,这一别竟成为永诀。


37年思念,将约定镌刻在心里


赴上海前,杨斌向时任苏中区政委的陈丕显推荐了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兄弟。此后,仇甫成在陈丕显身边工作了4个年头。


尽管身在江北,但仇甫成时常想念在上海工作的杨斌。就在他思念杨斌的日子里,陈丕显带来一个不幸消息:1947年5月14日,杨斌与妻子王力维在上海大戏院执行任务时,由于叛徒的出卖,夫妻俩双双被捕,被押解到南京。


随后,仇甫成陆陆续续打听到杨斌的消息:狱中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两顿霉黄豆或霉米稀饭,还不给水喝,杨斌的肺病一天天恶化。但无论敌人怎么软硬兼施,杨斌始终坚贞不屈,还念念不忘鼓励战友。他在狱中托难友艾星华转给陈毅和陈丕显的信中这样说道:“我们抱至死不变、始终如一,个人生死再(在)所不计,对革命前途甚抱乐观。”


1948年4月,年仅37岁的杨斌英勇就义。消息传来,仇甫成捧着那半条毛毯,对着南京方向号啕大哭。


1952年,已是副营职军官的仇甫成复员回乡务农。为革命征战多年,却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仇甫成说:“比起我的首长杨斌,比起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友,我是何等幸运。我是农民的儿子,回到农村同样大有作为。”


复员回乡时,仇甫成只带回了那半条毛毯,视若珍宝,从来都舍不得盖。如东地处海边,天气潮湿,他就将毛毯包在棉絮里收藏,每年梅雨前夕,都要拿出来晒一晒。每次,他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妻儿讲述与杨斌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真恨我没能随首长一起去上海,如果我去了就有个照应,或许他就不会落入敌人的魔掌了……”说着说着,就是一阵唏嘘。


1982年,仇甫成的大儿子仇明祥出差路过南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杨斌烈士遗物的展台前,仇明祥看到一条与家里那半条毛毯十分相似的毯子。杨斌是不是父亲的首长?那毯子会不会就是家中毛毯的另一半?他将杨斌的简历全部记了下来,翻拍了一张杨斌与陈丕显的照片。回到家中,仇甫成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杨斌,兴奋得大声喊了出来:“就是他,就是他!什么时候,我也要去一趟南京,看一看我的首长,将家中的半条毛毯送到首长的身边。”


然而,仇甫成终究没能成行。1983年初,带着对杨斌的深深思念,他离开了人世。临行前,他拉着妻儿们的手嘱咐道:“我和杨斌首长朝夕相处,出生入死,到死了我仍不能忘记他。如果有一天,你们能到南京,替我这将半条毛毯送到杨斌首长身边。如果能遇到他的后人,告诉他们,在如东,有一个兵在想着他,想了将近37年。”


了却心愿,更高平台讲述革命故事


这些年,由于种种原因,仇明祥没能到南京替父亲圆梦,但他一直没有放弃打听杨斌家人的下落。尽管一直与时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谢克东、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丕显保持着书信联系,但一直到两位领导去世,仇明祥都没有能等到杨斌后人的消息。


2018年底,仇明祥带着84岁的母亲吴秀琴和妻女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向纪念馆负责人说出了仇甫成与杨斌烈士的故事,表明了他父亲的遗愿。纪念馆的老员工告诉他们,杨斌烈士生前的遗物较少,纪念馆中的笔记本、毯子等遗物是他的妻子王力维女士1969年捐赠的,杨斌牺牲时,没有子女。由于当时通讯落后,此后他们也失去了与王力维女士的联系。


当仇明祥告诉纪念馆的同志,家中珍藏着半条烈士的毛毯时,纪念馆的领导十分重视,随即派人到如东现场甄别,确认为杨斌烈士的遗物。纪念馆社会教育部王媛媛说,75年后,这半条与烈士关系甚密的毛毯的出现,对于丰富馆藏,完善烈士史料显得弥足珍贵。


为帮助仇明祥实现父亲的遗愿,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寻找革命烈士后人”项目合作,共同发布“寻找雨花台英烈后人”信息,各大媒体迅速响应,杨斌烈士的家乡湖北石首,在全城发起了寻找杨斌亲友和后人的行动。


苍天不负有心人,杨斌远在天津的侄子谢万里从新闻上看到这则消息后,专程从天津赶到南京。捧着叔叔用的毛毯,老人泣不成声。


半条毛毯,留下一段抗战时期革命队伍军爱兵的佳话。如今,在如东双甸,这段红色经典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我决定将这半条毛毯捐赠给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希望有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向我们的子子孙孙讲述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教育后人不忘初心,为了祖国的繁荣前赴后继,再立新功。”仇明祥动情地说。


4月3日上午11点,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捐赠仪式在这里举行。在数千名雨花台烈士后人和瞻仰者崇敬的目光中,这半条见证了杨斌与仇甫成75年革命友谊的毛毯,安放到杨斌烈士的遗像前。通讯员 冯志明 记者 杨新明


[责任编辑: 李天时 ]
苏ICP备09007541号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文明办 主办 投稿专用邮箱:ntwmw@126.com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