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 21:11:38 来源: 新华报业网
4月21日,全国“2019最美职工”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陈亮获此殊荣,同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陈亮也是此次江苏唯一入选“全国最美人物”的普通职工。从普通学徒到技能大师,他用17年的奋斗打磨“中国制造”模具最精细的一微米。
陈亮 资料图 来源: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我是一名农民工”,这是陈亮介绍自己的固定开场白。1984年出生的陈亮来自宿迁农村。1998年,他进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习;2002年中专毕业后,进入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学徒工。
刚开始工作时,18岁的陈亮把公司车间所有的工序岗位都试了个遍,最后选择了铣工,被分配到粗加工班组。铁屑飞溅,被烫到手是家常便饭,做模具的原材料都是钢材,搬运很费体力,这样“黑、粗、重”的工作,他干了5年。
干着最苦最累的活,陈亮不甘心自己的发展仅限于此。“在无锡成家置业,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只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需要,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所以往高技能方向发展是我的理想。”
5年里,陈亮下班后主动留在公司跟着师傅学技术。平时生活节俭的他,买书却很“大手大脚”,市面上数控铣加工的国内外书籍都“啃”了个遍。为了学习自动化、编程等知识,他还拿出半年积蓄9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我记得到冬天,白天要干活,天黑得早,手脚特别凉,半夜里就多披几件衣服接着学。”
5年夜以继日的实践与学习,陈亮等来了他的机遇。2007年,微研公司需要加工电视机的高精度定位销,精度允许范围为2微米,当时加工中心班组的老师傅只能把精度做到3-4个微米。公司领导就调他到数控铣加工班组试用,陈亮学的理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模具是工业之母、效益放大器。精密模具的制作一般是2-5微米,1微米精度的模具在市场上较为罕见。陈亮一边留心观察师傅们的做法,一边查阅资料,在电脑上编程模拟,探索解决方法。他创新工具,进行工序移植。公司加工中心的老师傅们只用刀具加工模具,他大胆尝试加入精密砂轮,将二者组合使用,实现铣和磨的双重功能,既提升生产精密模具的效率,又保证高品质。最终,他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
崭露头角的陈亮并未停止探索。2008年,他发现易拉环这个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制造模具却多年依赖从美国、日本高价进口。为了突破这个技术封锁,他到国外深造时专门找资料,解决易拉环模具的凹凸模加工难题。他突破性地使用非制造常用工具,最终研制成功,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获得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精模奖一等奖。
2014年,清华大学与微研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接国家863重点项目。陈亮所在的微研团队,短短半年就研制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产值突破亿元。“核心部件的精度越高,喷孔的形状就越规则,喷出来的油雾就越稳定,事关安全与环保问题,马虎不得。”
同年,陈亮参加由省政府牵头的赴德考察项目。研修归来后,陈亮更加注重生产的效率与精细化。眼下,无锡微研公司又和清华大学联手,研制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高端电加工设备,目前已进行试用。
对高精度的坚守,让陈亮成为无锡最年轻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一个人的优秀算不了什么,一个团队的优秀才是真的优秀。”陈亮说,他希望工作室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技能大师。“要百分百地传、帮、带,不要藏一手留一手,让90后、00后真正成长起来,他们才是今后建设大军的主力。”
2005年带徒至今,陈亮已培养30多名技术骨干,工作室里的90后技师陈小龙还当选蠡园开发区“最美工匠”。
立足岗位,精益求精。陈亮所在的微研团队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陈亮感慨:“科学筑梦,技能报国,研制高精尖部件,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产业工人的光荣。”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