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09:28:26 来源: 南通网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笔贷款,真没想到这么方便!”13日,港闸区幸福街道管园村“老刘葡萄园”的主人刘庭文,在南通农商银行幸福支行申请的10万元信用贷顺利到账,“有了这笔资金,新增的12亩大棚马上就可以搭建起来了。”
55岁的刘庭文2005年从老家徐州来南通,在唐闸承包了几亩地种蔬菜。几年后,由于唐闸的市场搬迁,刘庭文“转战”幸福街道,在管园村租下十几亩地继续“老本行”。
2014年,考虑蔬菜受行情影响较大,刘庭文夫妻商量后决定改种葡萄,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摸索,老夫妻俩的葡萄“香”名远播。老刘说,受资金限制,每一步走来都非常不易,“为节省成本,刚开始搭建大棚时都是用的毛竹。”
问及为何不从银行贷款时,老刘坦言,“听说银行贷款又要担保人又要抵押物,对我这样没有房产的外来户来说,太难了。”因此,多年来,老刘只能“收紧腰带”,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让老刘遗憾的是,虽然葡萄品质好、卖相好,也吸引了周边大量的消费者,但是至今还是小打小闹,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没能形成自己的品牌。
现在,老刘的“步伐”将因一次调研活动中的金融知识宣讲得以改变。去年11月,南通农商银行幸福支行与港闸区幸福街道党建联建,积极打造“双福临门”的党建品牌,融入街道社区治理。作为街道唯一一个农业村,管园村辖内外来种植户多,产能小、抗风险能力差。12月,幸福支行党支部跟随街道政协“有事好商量”走进管园村调研“如何提升管园村生态种植效能”,该行行长严峰围绕议题建言献策,为当地农户送上一堂金融知识大餐。
“听了严行长的讲解,才知道银行有这么好的支农支小的政策。”当时,一颗金融种子在老刘心中悄悄种下。今年3月,一位老乡在秦灶街道承包的12亩地想要“转手”。老刘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种植规模的好机会,于是,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向严峰进行咨询,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立即“接下”了那12亩地。
随后,在幸福支行的帮助下,老刘申报了10万元的信用贷。眼下,老刘葡萄园内葡萄、毛豆等农作物长势喜人,新增种植地里的新苗也已栽种,“这笔资金到账后,将迅速投入新大棚的搭建。”对于未来,老刘信心倍增,“我的第一次贷款是在‘幸福’的,后面我的种植之路肯定也会收获幸福。”
“除了给予种植户资金支持以外,我们还将力争为种植户拓宽销售渠道,切实增加农户收入。”严峰表示,支行党支部将与街道、村居、种植户常态化开展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制定工作推进清单,鼓励种植户规模化生产,共同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水兰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