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新华日报社官微昨日推送市委书记徐惠民署名文章

2020-05-21 09:31:00 来源: 南通网

江风起时千帆竞发,海潮涌处奋楫争先。综合考核是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年度“统考”和全面检阅,它树立了“风向标”,指明了开拓前行的方向;提供了“尺度表”,抬升了奋勇争先的标杆;点燃了“助推器”,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动力,引领我们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围绕“指挥棒”,奏响高质量发展激昂乐章

近年来,南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全省综合考核“指挥棒”,苦干实干,比学赶超,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奏出了一曲澎湃激昂的时代乐章。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83亿元、增长6.2%,站在了万亿元GDP俱乐部的门槛前,所辖县市经济总量均超千亿。连续两年跻身省综合考核设区市第一方阵。

发出项目最强音。坚持项目为王,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全市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日益浓厚。建立“一月一通报、两月一会办、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年度一述职”推进机制,完善市领导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各板块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进展。制订产业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办法,更加聚焦设备投入、转化达产、重特大项目数等指标,引导项目建设量质并举。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船舶海工投资洽谈会、台商转型升级峰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力招引重特大项目。2019年,全市新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9个,在手百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超过20个,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数全省第二。

弹好绿色协奏曲。坚决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守牢江海绿色生态本底。基本解决“滨江不见江”“化工围江”等问题。完成五山地区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沿江生态走廊示范段。国家长江办和省委、省政府分别在南通召开长江大保护现场会,推广我市沿江生态修复经验。全力打好全市域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浓度连续三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濠河及中心城区66平方公里主要河道达到Ⅲ类水质,水环境改善幅度列全国重点城市第17位。建成狼山国家森林公园,获批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功举办“中国森林旅游节”。

唱响民生幸福歌。围绕“八个更”的要求,持续办好普惠性民生实事,扎实推动民生改善,让民生幸福之歌在江海大地飞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持续跑赢经济增长。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以县域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高考成绩持续领跑全省。市属医院、县域医院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平安南通、法治南通等建设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网格规范达标率全省领先。

弘扬党建主旋律。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各项工作推进全过程,率先探索建立党建工作乘数考核法,得到省考核委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为全国首家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国家级试点全覆盖的设区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政治体检试点,将综合考核与领导班子、部门内部绩效、公务员个人等考核有机挂钩,构建起从组织到群体再到个人的责任传导“全覆盖、链接式”考核新机制。将综合考核结果与深化“三项机制”紧密结合,强化奖惩导向,营造勇攀新高、争创一流的高质量发展浓厚氛围。

锚定“全方位”,提升高质量发展内在品质

短板是不足,也是争先的空间;弱项是压力,也是创优的潜力。透过综合考核“成绩单”,南通在经济质效、科技创新、生态质量、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我们召开市委财经委会议,专题研究补短板、强弱项的具体措施,将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六个高质量”要求,重点在补缺补短补软上求实效,让高质量发展的品质更好、成色更足。

增强创新能力,让高质量发展强“智”。南通作为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产业基础厚实,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偏弱。比如,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数、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等指标名次在全省靠后。我们将深化沪通科技合作,加强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接,推动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以南通创新区为载体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形成一流创新策源能力。积极构建全链条、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深入实施高企培育“小升高”和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开展“千企百校”产学研合作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今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1000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落实人才新政,推广“政策+平台+基金”的双招双引模式,确保今年“双创”人才总量较“十二五”期末实现翻番。 

提升环境质量,使高质量发展增“绿”。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近年来通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城区治水取得显著成效,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的发展指数全省第一,但这个指标的水平指数在全省还很靠后。南通已经建成城区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对主城区44个涵闸泵站实施一体化整合,实行精准化、智慧化调度,实现“水随人意”。

下一步,我们将从中心城区66平方公里拓展至城区100平方公里、再到建成区450平方公里,县级层面已启动启东试点,最终实现智慧治水覆盖全市域。对去年以来不能稳定达标的13个省级断面开展污染源排查专项行动,“一河一策”深度治理,力争今年国省考断面全面达标。1-4月,全市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6.8%。深入实施环境基础设施三年建设计划,今年完成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增污水管网200公里,进一步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将开展垃圾分类投放试点列入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力争分类小区覆盖率超过90%,加大垃圾处置力度,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8%。

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南通营商环境水平一直走在前列,但过去优势主要集中在行政审批效率环节,而向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延伸不够、市场主体的直接感受度还不高。3月27日,我们以“现场+视频”形式组织召开3000人规模的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通商大会,20个总投资1400亿元的重大项目现场签约,在全市掀起民营经济发展新高潮。金杯银杯不如企业家的口碑。我们将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原则,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不仅看政府评出来的结果,更要听企业家们给出来的口碑;不仅要着力拆除现实中的“卷帘门”“旋转门”,打通各类数据“壁垒”,降低投资创业“门槛”,鼓励本土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轨道交通等全市重大工程建设,更要真正打破心理上的“玻璃门”,在与企业家交往中做到“清”上加“亲”,建立微信政企“朋友圈”、开通信息直通车、做实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使企业反映问题、投诉建议“零障碍”。

跑出“加速度”,彰显高质量发展先锋作为

成绩归零再出发,奋力起跳攀新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南通经济总量过万亿的突破之年。我们将坚定扛起省委赋予南通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责任使命,铆足干劲、激发“狼性”,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比学赶超,在综合考核“大擂台”上勇扛红旗,争当高质量发展先锋。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双答卷”,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危中抢机、化危为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季度,南通12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应税销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幅均列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增速均列全省第二。

推动思想大解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年初,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出了“面对新机遇、过万亿、大项目、争先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的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跨过思想上的“长江天堑”。

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省内一体化,推进跨江融合发展的要求,组织党政代表团赴苏州、无锡、常州考察交流,签署融合发展协议,建立常态化板块交流对接机制。

抽调146位优秀年轻干部集中脱产培训45天,选派67名中青年干部赴开发园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挂职实践锤炼,筹备园区干部专题培训班,增强干事创业本领,点燃奋斗拼搏激情,强化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鲜明导向。

打造发展新引擎。抢抓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建设写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规划的机遇,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江苏新出海口、南通发展新引擎。以“大通州湾”思维推进全市域沿海开发、江海联动发展,组建港口开发建设委员会,将沿海4个作业区整合规划为一个通州湾港区,构建市级统筹、各板块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

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全力推进港口开发建设,按照“一年建设、两年开港、三年成规模”的要求,加快推进吕四港起步港区、通州湾主体港区的港口、码头、航道、铁路集疏运体系工程,吕四港集装箱码头、疏港内河航道将于今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以“前港后厂”的格局推动港产协同发展,依托大通州湾沿海深水大港建设,中天精品钢、金光生活用纸、桐昆聚酯一体化、华峰新材料等7个超百亿级项目相继落户,一个千亿级高端绿色临港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筑牢开放主阵地。以去“行政化”改革为突破,系统推进开发园区体制机制重构,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体,整合周边园区,实行“区镇分设”,聚焦产业发展,强化主责主业,激发动力活力。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引资主力军作用,围绕每个园区确定的1-2个主导产业,建立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招商队伍,深耕2-3个主攻区域,全力招引“头部”企业、行业“领头羊”、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高科技“独角兽”,促进产业垂直整合。扎实开展“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制定实施重特大高端制造业项目奖励办法,激励各板块奋力拼抢20亿元、50亿元、100亿元项目。目前,全市在手在谈2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超过15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25个。36个项目入围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展现城乡高颜值。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结合南通新机场、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等战略性交通工程规划建设,着眼构建南通城市未来发展格局,突出重点功能片区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进一步优空间、强功能、塑品质,加快打造具有鲜明江海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长三角北翼门户城市。以城市新中心定位建设南通创新区为核心的50平方公里区域,全面提升医疗、教育、商业等城市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和企业总部中心。

放大2.9平方公里滨江片区的绿水青山生态优势,提升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生态居住等功能,打造“城市客厅、国际街区”。统筹实施濠河、高铁西站、任港湾等片区建设,把五龙汇片区打造成服务南通西北片区发展的城市副中心。

推进通州志浩、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协同发展,结合未来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城市新的功能片区。有序推进主城区老旧小区和破旧片区改造工作,力争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主城区城市更新,实现群众居住环境、城市形象品质双提升。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十项重点工程为抓手,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创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化整体推进示范区。

深入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任务,创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提升民生满意度。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回应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关切,实打实接续办好民生实事。

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积极探索建立与南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一期今年6月份正式运行。整合提升网上政务、社会治安、数字城管、智慧交通、行政审批、统计数据、应急管理等模块功能,形成市级平台、县级分中心、镇街工作站三级联动指挥调度体系。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国务院、省督导组发现问题隐患整改,推动化工园区转型升级。深化平安法治南通建设,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