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 正文

实施系统治水 打造水美南通

2020-06-01 09:41:07 来源: 南通网

南通日报-实施系统治水 打造水美南通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河网密布,全市水域面积778平方公里,河道总长达2.4万公里,涓涓流水,滋育良田,润泽城乡。南通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纵观南通发展史,也是一部治水兴水史,古有范仲淹筑堤捍海,百年前张謇邀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修闸固防,新中国成立后兴水利、保灌溉、促生产,泽被后世,惠及当代。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系统治水的决策部署,以“地处长江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的目标定位,坚持“江河联治、水岸共治、全域防治”治水思路,探索“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治水模式,实施“控源截污、自然活水、自然做功、自然净化”的“一控三自然”科学举措,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治水新实践,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动景象。通过两年努力,南通实现了城区水质“后进生”向“优等生”的蝶变,甩掉了“水质状况全国排名靠后”的帽子。2019年,南通水质改善幅度列全国重点城市第17位,中心城区66平方公里内主要河道水质由劣V类提高到Ⅲ类,长江水Ⅲ类进城Ⅲ类出城,1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建成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步入“人水和谐”的新时代。

重拳治污,让水清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水要良治,良治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善用系统思维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分清主次、因果关系,找出症结所在。南通城区外邻滔滔长江,内有千年濠河,中心城区水系丰富,水情复杂,更需精准剖析,突破“就河治河”的惯性思维,找准治水之本,谋实治污之策,坚持水岸兼顾、内外源统筹,实施系统整治。

深入溯源排查。不知从何时起,因水而美的南通城被老百姓吐槽为“依着一江清水、守着一城脏水”,到2018年除濠河为IV类水外,其余河道普遍为劣V类水,16条属于黑臭水体,群众怨声载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倒逼追求经济发展与优美生态同向发力。痛定思痛,查清源头是前提。把濠河及周边45平方公里78条河道作为中心城区治水试点区,以此破题,采取“一级技术排查、二级人工排查、三级疑难排查”的方法,分片、分河、分段,查排口、查管网、查病因,找出混接排口349个,问题管网6段,查出居民和“六小行业”乱排、雨污混排、管道渗漏、河道淤积、断头河多等河道污染主因,找准症结,明确了主攻方向。

全面控源截污。病因已明,猛药去疴,真正做到有效控源截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是关键。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沿河排口高标准截污,做到应截尽截、应堵尽堵,开展“六小行业”截污整治和沿河环境专项整治,消除生活污染直排口349个,完成3841个问题排污点和56条河道的沿河环境整治。实施雨污管网高质量养护,对800公里雨污管网做到“检测、冲洗、清淤、维修”四同步,新建雨污管网30公里,实现“晴天污水零入河、雨天溢流污染高效控制”。实施污水处理高效率运行,改污水浓度“出厂单考”为“进出厂双考”,以进厂浓度作为判断污水管网是否渗漏的重要标准,把管理聚焦到管网上,把效益体现在进出厂前后的污染物含量下降上,日污水处理量增加6000吨,效率提高了10%左右。

实施自然净化。控源截污控减了岸上污染入河,只解决了外源问题,必须同步解决河道内源污染,提升自净能力。一方面,消除内源污染,全面打造清洁河道,对45平方公里78条河道进行全面普查、彻底清淤、生态疏浚,清除淤泥21.3万方,实现“应清尽清”。另一方面,全面提升自净能力,采取“生态水利工程+湿地公园”模式,恢复河道植被,将36条“三面光”河堤恢复成自然护坡,对21平方公里五山及新城片区实施湿地化、海绵化、森林化改造,森林、绿地和水面达48.8%。生态河道、海绵城市、湿地的三位一体建设,有效拦截、吸收、消化水体污染物,大幅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自然做功,让水畅流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祛滞化淤,固本培元,恢复河流生态环境。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生态水位、生态流量缺一不可。长江赋予南通最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是南通中心城区的天然水泵。治水实践中,放眼长江大水系,坚持保护优先,高效利用,让自然做功恢复江河生态环境。

江河联动增势能。受黄海潮汐影响,长江下游每天有两次固定的涨落潮,最高潮位4米左右,而紧靠长江的南通城区内河水位一般在2-3米。可以说,长江给南通城区的水体内引外流带来了天然势能。水因势而动,充分发挥通吕运河、海港引河等通江河道的作用,利用历史形成的水利分区和水位落差,构建“西引东排、北引南排”的活水畅流格局,把长江水引入内河,自然做功、高效利用,增加内河水量、动力,最大限度满足河道的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需求,最后畅然向东入海、向南归江,让江水保持原有水质回归大自然。

内河连通提效能。水系不通,则水体不活。江水活城,关键还要内河畅流,才能将势能以更高效能传遍河道,让水真正活起来。为实现城区河道自然贯通,恢复自然流动属性,2018年以来,中心城区先后拆除影响水体流动的坝头坝埂100多处,开挖河道1745米、建设管涵1805米,44条断头河全部接通大水系,主要河道连成一张覆盖全城的巨大水网,夯实水体流动基础。

闸站联调增动能。南通属于平原河网型城市,河道之间水位差小,江水入内后,势能很快衰减。因此,在把江水引入城时,将水位固定在2.85米左右,既达到防汛要求,又形成较高势能,再通过44个闸站的精准管控,形成内河间的有序水位差,促进水体自然流动。对于地势较低的河道,增建小型泵站,补水提动能。对于较浅的河道,增建滚水石,形成梯度水流,分段送动能。目前中心城区河道全部流动起来,从过去基本无流速,到现在平均流速达到0.14米/秒,实现满城活水。

集成创新,让水温顺起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破解治水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中心城区治水中,跳出了大投入、大建设、关门治水的思维定势,坚持因需制宜,因河施策,注重创新驱动、技术集成,推动治水向科学化、智慧化、节约化、阳光化转变,实现“水随人意”。2年来,城区45平方公里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43项,实际投入1.26亿元,仅占投资预算的47%,而且多年积累的水利工程优势得到了充分挖掘利用,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综合效应,切实做到了少花钱多办事、高效率办成事。

控污导水。削减污染量,科学控制污水引排是关键。针对部分地区难以做到雨污分流、雨水挟带地面污染物直接入河的现况,在沿河设置截流管,集中收集处置,杜绝雨水带污直排进河。针对污水管网高水位运行,易造成污水外溢顺势入河的难题,通过增建管网分流、增加末端处理等办法,保持污水中低位运行,有效防止污水渗漏进河。针对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与Ⅲ类水质的标准差异,在出水口增建生态湿地,推动尾水生态净化,最大限度减少尾水对河流水体的影响。

智慧调水。水是自然的产物,城是人类的创造。水入城之后,需要适度人工引导,才能实现水随人意、水城融合。按照“全面活水、持续活水、按需活水、两利活水、高效活水、连片活水”的思路,建设城区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对主城区44个涵闸泵站实行一体化整合,打破原先市、区、街道分头管理的格局,建设一个调度中心和三个分中心,通过大数据汇集中心和应用支撑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精准观测、联动联调。智慧调水,不仅实现了调水方式由“手动”向“电动、自动、遥控、联动”的飞跃,开关闸时间由“手动十分钟”缩短为“电脑十秒钟”,而且实现了防洪排涝和活水调度的精准化。

降本活水。断头河是中心城区黑臭水体的重灾区,水流不畅极易成为“死水一潭”,传统做法是开挖明河或者埋设管道,但中心城区建筑密度高,往往涉及利益多,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实施。对于单条断头河,引入拓扑导流墙这个“黑科技”,在断头河中央建设隔水墙体,利用水位差让水体导流循环,永续自然流动,仅以每米700元的成本让断头河的死水成为活水。对于相邻断头河,采用箱涵连通技术,把两条断头河的头部连接起来,实现“毛细血管”周通。

阳光治水。治水成效好不好,结果要由群众来评判、公众来监督。坚持“开门治水”,做到“每周公布水质、每季通报排名、常态巡查督查”。在中心城区主要河道布设35个监测断面,聘请第三方进行水质监测,每周滚动发布“体检报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每季度召开工作点评会,考评结果在媒体公布,年度考核末位的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畅通公众举报平台,限期办理群众举报投诉的水环境质量问题。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成立由120名“三代表一委员”组成的现场考核督查组,常态化开展督查,确保治水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人水和谐,让水灵润起来

择水而居是人类亘古的选择,也造就了南通这样的水拥古城。先贤张謇以水兴城的理念深入南通人的基因,激励新时代江海儿女把人水和谐作为治水的最高追求,着力构建生态宜居水环境,打造城市精致水空间,实现恩波德水,水灵润城。

依水优城。南通因水而兴,因水灵秀,水润通城是城市最鲜明的特质。近年来,把5A级濠河景区作为城市文脉和精致空间,进行新一轮提升,打造南通历史文化的最美窗口、市民休闲生活的最佳去处、城市精细管理的最好样板;把江水入城主河道交汇处作为城市新亮点,启动12平方公里“五龙汇”“任港湾”建设,着力打造集居住、商办、产业、社会事业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把五山及沿江地区作为“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开展生态修复,打造集森林公园、时尚休闲、滨江旅游为一体的高品质公共活动空间。

傍水布景。南通是一座水城,濠河是第一生态圈,长江、通吕运河、海港引河和裤子港河合围成第二生态圈。围绕这两条生态圈,提升景观与绿化,让生态环境在城市空间中更为夺目。在美化上,注重增加绿量与提升质量相结合,两年增加森林面积6平方公里,打造地方味浓郁、层次感鲜明、多植物共生的水绿一体景观。在亮化上,注重文化融入,优化沿河建筑内部透光,增加多功能沿河灯8000盏左右,提升景观内涵度、通透性和层次感,打造夜幕下举目皆美、放眼皆亮的河岸秀色,让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道。

亲水惠民。人类对水有着特殊的情感,近水亲水能使人愉悦。加强沿河步道建设,新建、维修步道超过18公里,让城市居民漫步水边、游览河景、滋养身心。建设亲水平台,新建、整修亲水广场、平台等30个,打造一批河道公园,让城市居民置身水边、远眺近观、放松心情。发展亲水项目,推出游船和河畔沙滩,让城市居民在玩乐中放飞自我、增进亲情友情。打造水文化,在沿河设置水文化标识,营造浓郁水文化氛围,推动群众在近水、亲水中更加爱水、护水。


治水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我市干部群众以争先豪情、克难勇气、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实干作风,交上了一份中心城区治水的精彩答卷,也锻造了新时代南通治水精神。满载全市人民的期望,在新时代南通治水精神的激励下,在治水面积由濠河周边45平方公里扩大到中心城区66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三大步”的基础上,总结中心城区治水经验,以启东为试点开展县域治水,加快市域推广,必将推动全市水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在江海大地上绘就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靓丽画卷。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