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09:11:55 来源: 南通网
12日上午,海门港新区凤飞村浩太新型合作农场内,绿油油的秋葵长势喜人,20余名村民弯着腰剪下秋葵,放入随身的布袋里。
今年初,凤飞村探索实施秋葵设施小拱棚种植,如今,秋葵开始收获。短短一周,采摘的1000多斤全部被预定完。村民张美芳乐开了花:“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我们来这里上班,还多了份收入。”
2018年以来,海门大力发展由村集体经营的新型合作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农民以土地入股,村组干部、农场经营者以及广大农户共同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些新型合作农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稻麦种植为主,黄豆、玉米、设施农业、露地蔬菜种植为辅的多种经营模式,尤其是去年以来,不少村先试先行的设施农业和露地蔬菜种植,丰盈了不少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凤飞村是设施农业先试先行的受益者。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施春伟透露,去年村里共流转土地488亩,主要种植小麦、黄豆,今年初,村里划出110亩左右田地种植高效高产的秋葵,3月份种植,6月初结果,现在每天能采摘200斤左右,采摘期到10月结束,丰收又丰产。她算了一笔账,到结束时,亩产量预计可达3000斤,按市场价来算,预计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
同凤飞村一样探索设施农业的正余镇瑞丰村,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村党支部书记赵锋介绍,以前他们村经济较为薄弱,去年,采取村集体经营模式,试点建设了107亩的新型合作农场设施大棚果蔬示范基地。主要采用订单农业模式,种植的36亩多大叶菠菜每亩纯利润在1000元左右。为打造品牌,村里与海门市农科所对接,引进种植农科所培育的新品种西甜瓜,在2020年第二届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会上,获得了甜瓜组“瓜王”称号。
事实上,村集体经营的新型合作农场,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经营收入,村民们通过流转土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也增加了收入。据介绍,此前,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个体户承包,土地租金每亩400元-500元,现在流转给村集体,每亩能有600元-700元,增加了200元。另外,村里还聘请剩余劳动力进合作农场务工,这样一来,不少家庭就能拿到双份收入。
“我和老伴都在农场打工,一天至少50元,包括土地流转的租金,一年下来,收入也不少了。”张美芳说,他们夫妻俩都快70岁了,没有退休工资,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非常满足。”
记者了解到,由于村集体经营的新型合作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海门通过财政资金扶持,助力农场稳步发展。一方面,将新型合作农场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畴,承保按照现有政策的最高标准执行,缴纳的保费提标至90%由财政补助。另一方面,大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建立新型合作农场,在南通市补助的基础上,再补助100元/亩一次性土地流转费和400元/亩每年的经营费,南通市经济薄弱村再给予100元/亩每年的补助。
“发展村集体经营新型合作农场,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解决‘今后土地谁来种’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重要路径。”海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俊高说,截至目前,海门新建村集体经营新型合作农场57家,其中,“三个全覆盖”试点村24家,南通市级经济薄弱村9家。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俞新美 曹亮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