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南通新闻>>时政>> >> 正文

南通开发区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调查

2020-07-13 09:33:02 来源: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把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作用,办好“一校(社区科普大学)、一馆(社区科普馆)”,提升“农转居”新市民科学文明素养,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实践,做到党建引领,以文化人,有力地推动了村民向市民的“转身”,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项建议,引来及时雨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拆迁工作从2003年起全面展开,到2015年基本结束,拆迁安置人数近1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三。

乡村变社区,村民变市民,这一转变,矛盾接踵而来。大批新市民以前习惯于农耕生产生活,现在过上城市生活,心无归属,难以融入。小区里乱倒垃圾、毁绿种菜、随地小便、迷信活动等不文明现象,与城市社区管理的要求格格不入。如何使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尽快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新市民?如何满足和提高这个群体的科学文化需求?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课题。

2016年,南通开发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亲历过基层拆迁安置工作的协会领导们感到,充分利用老科协会员科技专长,助力社区提升居民科学文明素养,尽快解决“农转居”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是发挥老科协作用的重要课题。在充分了解居民业余生活诉求的基础上,一项《关于成立社区科普大学的建议》呈送到开发区党工委领导面前。

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给予批示指示,要求党建引领,以文化人,切实把服务群众的实事办好,并同意在竹行街道先行试点,率先组建成立开发区社区科普大学竹行分校,摸索办学经验后向全区推广。

各级领导为竹行街道社区科普大学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当年11月,开发区社区科普大学竹行分校正式挂牌开课。此后,各街道、辖区农场陆续成立了社区科普大学分校,科普教学实现了5个街道全覆盖,19个社区开办教学班43个。社区科普分校做到了有相对固定、可容纳60人以上的空调教室;有较完善的先进教学设备;有统一规范的科普教材。

为了更好地配合社区科普大学课堂教育,结合“农转居”市民的特点,老科协又提出建议,在竹行街道建设一座社区“科普馆”,实景讲授城市生活设备使用和城市生活安全等知识。 在当地政府的关心下,一座面积200多平方米、集居家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低碳环保等多方面教育为一体的社区科普馆,于2019年7月在世家社区落成。到目前为止,该科普馆已接纳居民群众、中小学生等5000多人次参观,成为对广大“农转居”市民普及科普知识的又一教育平台。

一支队伍,送来雪中炭

科普平台的建立,为普及科技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与条件,而真正满足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还必须有一支拥有科技文化特长、热心为民服务的师资队伍。开发区老科协顺应这一要求,积极担起了这一重任。

搭建以老党员为主体的管理班子。在老科协协调下,各分校均配备了党员校长、教务长、校办主任,教育联络员,科普班管理纳入了社区常态化工作。目前,开发区19个科普分校管理人员共82人,其中在职22人,退休60人;党员69人,占84%。竹行街道原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项耀生,担任科普大学分校校长期间,逢课必到,经常在课后帮助学员消化课程,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

建立以老专家学者为主体的教学队伍。区老科协从全市范围内精心挑选聘请了各类讲师28名。3年多来,先后在19个社区开办了43个教学班,授课970课时,教育培训学员4605人;举办讲座95场,听课人数达9182人次。

因地制宜设置教学课程。社区科普大学的课堂内容设置坚持贴近居民生活实际需要,贴近社会热点问题,贴近健康的文化和现代科技信息。课程设置涵盖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庭和睦、隔代教育、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垃圾分类处理、养生保健和预防电信诈骗等。在抓好科普教育的同时,增加了传统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对全面提升“农转居”市民文化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建立以社区工作者为讲解员、居民轮流体验的科普馆展览模式。科普馆建成后,由社区分批组织居民前往参观、体验,社区工作者充当讲解员,既让科普馆成为城市生活的实训基地,又增加了干群沟通的渠道。

一腔情怀,换来心贴心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的社区科普大学,已成为帮助“农转居”市民树立科学意识、获得科普知识、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改善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平台。广大拆迁群众从这所“家门口的大学”的发展,看到了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求实作风和情怀。

一是凝聚了民心。科普大学政府买单、社会服务、群众受益、科技惠民,增添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竹行街道科普大学分校第一学期拟招收60名学员,没想到上完一课后,报名者达上百人,教室座位不够,只好加椅子。竹韵花园90岁高龄的汤汉华老人,前两年带着老伴乘坐公交车进主城区老年大学上课,途中还要转车,很不方便。社区科普大学建到家门口后,老两口步行几分钟就进了教室,十分开心。竹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红表示,社区科普大学已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随着科普大学的开办,基层党委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提升,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组织“义工”参加各项防控工作,科普大学学员报名踊跃;政府的防疫指令一呼百应,就是最好的例证。

二是促进了社会稳定。拆迁安置小区的一些居民起初整天无所事事,聚在一起,消极的言论甚至谣言满天飞。无理上访、重复上访、聚众上访的问题一度比较突出。有的居民整天打牌不做事,家庭纠纷较多。自从办起科普大学后,围聚闲聊的人少了,没事干的居民进了课堂,爱学习,爱家庭,促进了家庭和谐稳定,改善了邻里关系。瑞兴社区有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过去每天下午雷打不动地外出“小赌博”,养老金只够他打牌,家庭经常吵架。自从参加科普大学学习后,老人由迷牌桌变为迷科普,还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邻居,家庭矛盾自然化解。

三是培育了文明新风。“农转居”市民虽然身份改变了,但陈规陋习一时难以消除。科普知识的传播和城市文明的熏陶,使居民精神面貌得以改观。据竹行街道世家社区党总支书记陆跃介绍,前几年,垃圾随手扔,小区不少绿地被毁种上蔬菜,居民楼的楼道、阳台乱堆放,随处可见脏乱差。这两年小区面貌彻底改变,毁绿、乱种植等现象不见了,楼道、阳台干净了,养花弄草、美化环境的人多了。星辰社区68岁的老党员杨正新担任科普大学班级小组长,听了《环保植物进家居》的课程后,在家中设置了一个室内“小花园”,摸索植物在室内养护的技术,并向左邻右舍推广,成为社区“养绿达人”。此外,小区中大摆酒席、吹吹打打的现象不见了。居民何培良说:“现在我们过上的是城市生活,接受了科普知识的教育,大操大办不改变实在是愚昧。”

四是推动了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社区科普大学以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科学内容为重点,社区科普馆以“传播科学、居家安全”为主题,切实满足了居民对绿色健康生活的需求。龙田花园82岁高龄的朱圣章,对食品安全、健康饮食课程听得津津有味,一课也不落。他说:“没想到吃到嘴里的东西有这么多学问,想长寿就要来听课。”星怡花园老人沈裕慧上了社区科普大学,懂得如何科学防病保健,不再购买保健品,加强锻炼科学饮食,身体比以前健康了。 ·赵国庆·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