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08:08:08 来源:
管好“钱袋子”,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今年1-9月,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9.8亿元,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2亿元。市财政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财随政走、政令财行,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业绩为支撑,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不断提振精气神、锤炼硬素质、培养好作风。特别是“第一书记”制度推行以来,市财政局牢牢把握契机,将之作为推动落实“一岗双责”的有力抓手,“头雁”引领带动“群雁齐飞”,为决战“过万亿”、夺取“双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攻坚克难
为片区综合开发赋能助力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片区综合开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桥头堡。
市财政局经建处负责人坦言,以推进苏锡通园区开发为例,要实现三年内提能级、出形象的目标要求,经初步估算,须在不新增隐性债务的前提下,短期内投入40亿元的保障经费。钱从哪里来?无疑是摆在本市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为推动片区综合开发方案的快速落地,市财政局机关第四党支部“第一书记”施桂林挂帅成立专班,带领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多次组织市城建集团、苏锡通园区研究会商,抓住关键环节,解决矛盾问题,对代建管理模式、资金结算方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提出了统筹平衡、市区联动、促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解决了园区的现时资金困难问题。
今年6月,我市开展国有资产数字化处置的试点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非常多。关键时刻,“第一书记”的担当精神尤为重要,施桂林在支部成员面前表态:“只要有益于财政事业发展,你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去尝试,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我来协调。”市财政局资产处牵头成立了改革攻坚小组,集中力量攻克难关,破除国有资产处置旧壁垒,使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统筹协调
推进园区重大项目招引
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今年以来,针对受疫情冲击影响的线下投资遇冷、项目落地困难等问题,市财政局党组始终保持“第一姿态”,冲在一线,带头发挥“狼性”精神,助力园区重大项目招引和科技创新培育。
区域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基金是推动各区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但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设好、用好区域基金,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市财政局机关第五党支部“第一书记”达培炎一方面当好统筹协调、示范带动的“领航员”,另一方面当好项目落地、园区发展的“服务员”,参与重点项目现场调研,帮助解决项目落地、运作中遇到的问题,身体力行服务项目发展。
通过不断增强党建服务品牌在服务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贴合度,经过多年的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亮点项目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包括区域基金在内的20支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作子基金已累计投资南通项目71个,投资金额超过23亿元;为南通引进产业项目28个,项目计划投资额约126亿元。
精准把脉
财政金融协同支农
这几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显著成效,但农业农村领域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利润低,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发展的“软肋”。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市财政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第一书记”李柏松发现,许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有资金需求,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担保物,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通过市财政部门的精准把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全省首家地方农业融资担保费补助实施办法、全省首家农业融资担保贷款应急转贷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帮助农企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
一直以来,财政部门对农业产业融资问题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化解农业融资瓶颈,通过政策工具的统筹运用,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流向三农领域。特别是在今年围绕乡村振兴研究制定《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期间,李柏松加班加点,与业务科室拧成“一股绳”,撸起袖子加油干。他提出“坚持多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思路,着力搭建政银企三方沟通合作平台,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惠农效应得到最大发挥。
“党建+项目”
深化一体化推进机制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南通创新区要围绕“南通城市新中心”的新定位,突出提升创新策源能力,打造科创中心、金融商务中心、企业总部中心,加快建成长三角区域创新示范城区。市财政局快速反应,由机关第三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平挂帅,带领相关处室研究完善南通创新区财政管理体制,深化“党建+项目”一体化推进机制。
“创新区地处南通市新区,在几个区的交汇处,所辖范围包含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的部分区域。如何在激发创新区的发展活力的同时,合理保障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的既得财力,需要财政部门科学界定创新区与市本级、崇川区、开发区及通州区的财政关系。”张平带领相关处室深入创新区、崇川区等相关区域,围绕明确事权和财权、妥善处理存量和增量、区域相互关系等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历经数次走访、调研、座谈、汇报、修订、再调研、再汇报、再修订,不断完善调研方案,终于形成了一套相对科学完善、针对性强的创新区财政管理体制机制。
业务工作的“匠心”源自于党建工作的“红心”。市财政局的5名“第一书记”积极指导所在党支部工作,压实岗位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在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林华看来,财政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效,正得益于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党建与业务的同频共振。“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改革发展任务之重、对财政干部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黄林华表示,接下来,市财政局将继续深入推动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丰富“精业阜财”机关融合党建服务品牌的内涵,确保以更大的干劲、更强有力的举措,走在前、作表率,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助力添彩。
记者 李彤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