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2 10:39:46 来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以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现今难以复制的湿地诗情画卷,充满遐想、令人向往。2021年2月2日,我们将迎来第二十五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与水”。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科学合理利用好湿地资源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美湿地,寄托人们最美好的向往。“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 物种的基因库”是人类赋予湿地最贴切的美誉。纵观人类发展史,不难发现“逐水草而居”几乎是人类亘古不变的选择,可以说湿地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源地。从《诗经》中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到李清照笔下的“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再到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一幅幅生动的湿地美景跃然眼前,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承载和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环境的追求与向往。
绿色发展,必须坚守湿地生态红线。湿地,作为与海洋、森林并重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潜藏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与发展提供着强大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湿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湿地贵在原生态,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多年来,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到各类湿地公园的遍地开花,从2000年出台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到2021年1月20日新鲜出炉的《湿地保护法草案》,中国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湿地保护,更需你我共同参与。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国湿地保护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未来之路依旧任重道远。众所周知,湿地生态治理从来不可能单靠顶层设计一蹴而就,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颗螺丝钉。如今,我国已进入从“抢救性保护湿地”到“全面保护湿地”的新征程。保护湿地资源、讲好湿地故事、传承湿地文化已成为当下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我们当自觉从身边的垃圾分类、护绿植绿、节约用水等小事做起,绿色生活、减少污染,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好属于自己的湿地家园。
山水林田湖草是我们的生命共同体。湿地保护是千秋生态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坚持不懈,戮力同行,“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兽走森林、鱼游浅底、鸟翔长空,万物和谐生长”的壮美中国画卷终将在中华大地全面铺展。(文/吕晓萍 图/姜彬彬)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