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 08:45:31 来源: 南通网
“喂,建筑队的小伙伴们,我们去造新楼房啰!”“噢,来啰!”在海门区正余小学通东民歌工作室,凌辉老师向记者展示着该校通东民歌社团的孩子们第一次登台表演的视频。视频中,一群身穿蓝色工装,头戴黄色工程帽的小小建工们,正在铿锵有力地唱着劳动号子。
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的通东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她位列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通东民歌源于劳动生活,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曲调、优美的旋律和强烈的感染力而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然而这种承载着丰富文化的原生态艺术形式,正逐渐被人忽视。
谈到“通东民歌工作室”的创立,凌辉老师介绍道:“我校94%以上的学生是土生土长的通东人。他们熟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通东民歌,学习通东民歌可以让他们感受家乡的真切亲淳,领悟乡土的生生不息。而我们工作室的任务就是做一粒种子,使通东民歌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开花。”
一个人忙碌,一个人寻访,一个人奔跑,一个人流汗……工作室成立之初,学校里并没有专业的老师去教学,作为工作室领衔人的凌辉老师始终亲力亲为。晚上,在完成了教学上的工作之后,他又坐到电脑面前,查阅资料,了解通东民歌溯源;课间休息,他总是时不时地来上几段,为的就是教给孩子们更为准确的通东民歌;双休日,他还来到田间跟着老人哼唱,遍访年长的爷爷奶奶,缠着他们跟学……在守护“通东民歌”的这条路上,留下了他孤独但坚挺的背影。
“最艰苦的是在一次六一节前期,我们学校准备了一个新作品,准备参加海门校园艺术节的比赛。时间紧迫,从我自己一句句地学,到教给孩子们唱,再到设想表演动作、设计舞台服饰,再加上买道具、排动作,仅用十天不到的时间,就将一个富有乡土气息的通东民歌新作品呈现在了舞台上。”凌辉老师回忆道。一直以来,他都在用心默默付出,踏歌而行,其实就是踏心而行。
在工作室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通东民歌工作室逐渐有了起色,还特意聘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海门通东民歌专家崔立民先生担任艺术顾问。工作室成员被评为海门卓越教师群体,通东民歌课程被评为海门卓越课程,《风吹麦浪歌声扬》《踩文蛤》等多个节目在新教育艺术节中获特等奖,学校的通东民歌工作室也成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谈及“通东民歌”的未来,凌辉告诉记者,“我们要把通东民歌课程做大、做强、做宽,积极发挥非遗传承基地的作用,让每一个儿童心际萌发出通东民歌的美好记忆,把承载着淳朴善良的乡土人情镌刻在每一个通东孩子的心田。”
见习记者 顾凌 记者 张水兰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