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25 16:42:53 来源: 健康时报
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相关专家表示,很多人的失眠,都是情绪长期压抑衍生出来的。
利用高质量音频,为大脑放松,从而促进入睡,这样的形式在网上被称为“哄睡师”。而B站UP主小木(化名),就是“哄睡师”之一。他上传的声音,通常听起来声调持续一致、并且长时间重复,通过屏蔽环境中的其他噪音,提供一种鲜少变化的音调、接近恒定的速度助眠。
“早几年看到有外国的博主做这类视频,比较喜欢听。2020年2月开始萌生自己做的想法就开始做起来了。”小木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在接触的过程,他经常会收到凌晨三四点的评论,逐渐了解到其实社会人压力很大,大家心里各怀心事,难以入睡。
失眠年轻化加剧,三成失眠人群或为假性失眠。阿里健康发布的《睡不着报告》显示,对“失眠”一词进行搜索的用户中,90后00后高达60%,失眠年轻化明显加剧。同时,在搜索“失眠”关键词的人群中,超30%是在凌晨12点后搜索,他们一边“失眠”一边手机求助。
对此,北京安定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副主任医师陈群猜想,对部分人来说,一些声音可能会让人平静下来。不少年轻人因为长期玩手机、打游戏,同时睡前情绪兴奋等,导致入睡困难、生物钟紊乱,从而引发了“失眠”,这种情况并非真的失眠,而是“睡眠时相延迟障碍”。
“很多人偶尔有两三天睡眠不好,就认为自己得了失眠,其实并非如此。”陈群解释,失眠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睡眠不足,是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出现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整夜觉醒次数≥3次;早醒等引起的睡眠质量下降;同时日间功能受损,基本可以判断是失眠。
北京安定医院的睡眠障碍门诊中,90%的人并不是单纯失眠,他们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即长期入睡困难,心情压抑,对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很多人的失眠,都是情绪长期压抑衍生出来的,”陈群解释,比如工作生活压力大,精神身体遭受打击、心情烦闷等,这些负面情绪没有合理的出口,本能长期受压制,睡眠就会出问题,所以对于这类失眠的调整,一般要从心理调整入手。
“失眠伴发抑郁症、焦虑症,临床很常见。”陈群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就诊者常常说‘只要睡好觉,心情就没问题’。然而作为专业临床医生,要识别就诊者情绪和失眠程度,同时做出正确的评估。与此同时,医生会向就诊者解释情绪和失眠的关系,引导就诊者认知失眠和情绪问题是相互影响的,为治疗管理下一步失眠伴发焦虑抑郁的情况,临床需要从情绪睡眠两个方面同时介入,这一点还需要患者理解。
临床上慢性失眠占50%,对于慢性失眠的首选治疗方案,国际上一致推荐认知行为治疗,大部分的失眠可治可愈,陈群表示。
“很多失眠者没有来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的意识,仅自己忍受、对抗,甚至相信网络上的产品宣传和偏方,让偶尔失眠转变为慢性失眠,还会加重焦虑症、抑郁症患病风险。”对此,陈群提示,如出现失眠症状,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