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08:46:02 来源:
良种加良法 增产促增收
4月6日一大早,位于海安市隆政街道联合村的俞万家庭农场内,一台台拖拉机正来回穿梭,紧张作业,村民们有序分工,翻土、开沟、整理秧板……一片忙碌的春耕备播景象。
“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我选择了人工开沟,这是因为人工开沟可以提高精准度,让沟渠更直。”海安俞万家庭农场场主于清荣介绍说,育秧是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关键环节,提前做好秧板是为了让其充分晾晒,使秧板更沉实,为4月底、5月初的育秧奠定良好基础。
于清荣是海安众多种粮大户的代表之一。2013年,他流转本村200亩低产田块种植粮食,从此步入新型职业农民行列。经过不断学习取经和实践摸索,于清荣从原先种田的“门外汉”成长为“好把式”。截至目前,他共流转1630亩土地,累计投资650万元,添置各类农机60余套,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他种植的“南粳9108”,比其他品种的稻米价格高出1.6元/公斤。
早上9时,一辆承载着3吨优质食味品种“南粳9108”种子的卡车缓缓驶入俞万家庭农场。为解决春耕备耕农资需求,自3月底,海安市种子公司陆续为该市近1000户种粮大户上门送种子,零距离助力春耕生产。“‘南粳9108’在我市的种植覆盖率已高达90%以上,今年,全市供种约330万斤。”海安市种子公司经理宗绪庆告诉记者,为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公司前期还每日定时检测种子成活率,确保在4月25日前完成送种到户。
海安作为连续15年稻麦年统计单产保持江苏省第一的产粮大市,多年来积极推广普及优质品种,通过各种补贴政策提高优质主体、优质品种的覆盖率。
“‘南粳9108’是海安大力推荐的优质品种,它产量高、有市场,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今年我选择继续大面积种植这个品种。”于清荣告诉记者,在每年超20万元的各类政策补贴下,他的种田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在我们农场,‘南粳9108’的单产可达到每亩650公斤,与2019年相比,2020年我们实现了每亩400元的增收。”于清荣笑着说。
除了推广良种,海安还根据不同生产时段,积极组织全市种粮大户集中培训,依靠信息网络,将技术普及推广到位,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我每年参加大型培训的次数多达十余次,通过培训,我收获了提高亩产的‘秘密武器’。”于清荣表示,在海安市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的指导和帮助下,俞万家庭农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田间管理技术,其采用的绿色水稻种植技术规程,减氮、减药、节水精确灌溉、精确栽培等经营模式在海安全市推广,农场被列为“海安大米”核心种植基地,并获评“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
据了解,今年海安水稻种植面积近50万亩,全市上下正以满满的“牛劲”做好各项春耕备播工作,为今年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通讯员 蔡诚 姜明 记者 杨钰颖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