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 10:23:47 来源: 南通网
在海门区三星镇金锁村村委会附近,我们见到了民间“苏中抗战史料馆”。
这是一座橙色外立面的三层楼房,收藏了红色史料6万余册。这些是楼房的主人季真自掏腰包、花了40余年努力搜寻的成果。看着一波波人在史料馆学党史、忆初心,季真尤感欣慰:“这就是我做这件事的初衷。”
从小受熏陶,16岁开始收集红色史料
季真今年已经58岁,42年如一日热衷搜集红色史料,与其烈士家庭背景密切相关。
季真说,海门的季瑞祥烈士是他的伯父。6岁时,他跟着家人去烈士陵园为伯父扫墓,听说了伯父的抗战事迹,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红色的基因在心中生根发芽。
1979年,16岁的他在国强公社农机厂当钳工。他只要有时间,就会泡在图书馆看各类红色书籍,遇到有收藏价值的就买下来。后来换了工作,到国企上班,每到外地出差,他都不忘去当地的书店、党史办和政协文史委转一转。
1995年,他人生遇到波折,受张謇先生经历的激励,他成为一名专职的史料文化研究者。40多年来,他搜集了各类红色史料6万余册,很多都是难得一寻的孤品。“边搜集边学习,在搜集这些史料的过程中,我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季真说。
研究英烈,自掏腰包编写红色书刊
2011年,季真出资10万元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县市级烈士研究会——海门烈士研究会,专门研究海门的革命烈士,为他们编写传记,同时创办会刊《丰碑》《江海风云》。
“我的家庭:在我的血流淌未停止时,得有机会遗书于你们,这是件差强人意的事,我要告诉你们的有下列几件事……你们应当看到我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员……我一生尽心革命,未尝稍懈,对于你们既没有丝毫补助,又缺少经常联系,所以我死后不应视我为家庭的一分子而为我悲伤,你们应该继续我志而奋斗……”一次偶然机会,季真从海门徐玮烈士的后人处,看到了徐玮的这份遗书,令其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在2013年徐玮烈士诞生110周年之际出书纪念。
为了更多地搜集徐玮烈士的事迹,季真先后找到家住广州、撰写《徐玮同志之死》的万正,家住安徽滁州、104岁高龄的徐玮战友陆立之等人。2013年,历经一年多,《江海英烈主义花》一书终于出版。之后,《海门革命烈士传》《红色记忆》《民族的脊梁》等7种记录海门本地红色文化的书刊相继问世。
为史料“安家”,积极传播红色文化
搜集史料难,后续的储藏同样需要花费心思。一开始,季真将自己在海门城区的3套房子变卖,在老家买下了一个废弃的村小,把史料分类堆放到箱子里,再把箱子放到村小屋子里,为了防止史料发霉,他在地上铺上油毛毡防水。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史料发霉受损。
2017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季真在老家建起了一幢三层楼房,并建立了“苏中抗战史料馆”。除了一家三口的必要起居空间,他把楼房里大部分的空间用来展示史料。
史料馆开馆以来,吸引了包括我市乃至周边城市基层干部、部队军人、学校师生等各类人群前来参观,参观人次达到2万余人。
40多年来,季真搜集史料、出版烈士书籍、建史料馆,共花费近300万元。为了守护他的红色事业,他粗茶淡饭,倾其所有。向守志上将先后11次为季真红色文化事业题词。陆凤彬将军在《江海英烈主义论》序言中写道:“季真同志不是一个腰缠万贯的企业家,而是海门乡间的一介布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一直过着清贫而朴素的生活,却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份贡献。”
“我做了我喜欢做的事,诚可谓其乐无穷!”季真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他准备举办一个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大型报纸展览,引导更多的人汲取红色力量,珍惜幸福美好生活,不断砥砺前行。 本报记者陈静 本报通讯员严慧敏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