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10:38:03 来源: 南通网
□瞿光唐
阳春三月某日,应唐先生邀请,我们几个老友聚首革命老区通州。
在范公堤外,一口井龄长达约200年的老水井旁,老友们仔细观看石头井栏被吊水绳索勒出的深深纹路,惊叹不已。在老井东侧40米处,现余丰河床西侧、老九甲窎河畔,60多年前唐先生读小学时,曾在淤泥中挖得一把不锈钢调羹,经当年长者辨认,可能是当年新四军驻扎大园时遗留之物。睹物生情,唐先生禁不住侃侃而谈:眼下的小康幸福生活,是14亿普通老百姓在共产党领导下奋斗出来的!
唐先生1947年生,长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从一个普通农家孩子,逐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恪尽职守。2008年退休后至今,继续发挥余热。
小时候,唐先生经常听到父辈们讲述当年革命老区的故事。饱尝过没有文化苦头的母亲,在辛勤劳作了一天之后,带着他去夜校。村党支部书记任教员,成了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夜校里,大人们常常讲起共产党新四军为解放劳苦大众而英勇斗争的故事。一个小战士在战斗的间隙里,借着月光捧起纸质粗糙的识字课本。小战士牺牲后,人们发现在他的学习笔记扉页上写着“学习,战斗,为了新中国!”这在唐先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长大了,也像这位可敬的小战士那样,好好学习,为了新中国!
1954年,唐先生入学后,勤奋学习,品学兼优。1966年高中毕业,不久就成为一名民办中学教师。与共事的许多党员教师一样,唐先生坚信教育事业的第二个春天一定会到来。
1977年那个冬日里的春天,唐先生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实施第一年的直接受益者,终于跨进了省城某高校。对于有着11年“农龄”初为人父年届三旬的“老”学生,迟来的大学学习机会弥足珍贵。唐先生这个有过挑大粪当纤夫捡煤渣经历的老三届,学习上的困难倒不在话下,家庭负担的困扰却时时袭来。学校党组织及时为他排忧解难,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温暖滋润着他的心田。
1982年初,唐先生本科毕业,重新登上了阔别4年的三尺讲台。1984年党的生日前夕,他终于在庄严的党旗下举手宣誓,实现了多年来执着追求的夙愿。此后,直至退休前的26年中,唐先生先后获得了诸多表彰,荣誉证书装满一大箱。1985年全国首个教师节,他被评为省系统优秀教师,还获得了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让我等老友羡慕不已。2011年他退休后,继续在原单位关工委、市侨联志愿者队伍中发挥余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暑假之后的17个月里,年逾古稀的唐先生,在尽孝期颐老母亲的同时,经常披星戴月,往返于通州与通城两地,为原单位校史馆建设辛勤付出。因工农北路改造,公交站台拆除,某夏日中午,唐先生在临时公交站牌下候车,班车晚点,被毒辣的太阳炙烤了半个小时。事后,有同事问他为什么不叫出租车?唐先生笑答:我是革命老区的儿子,共产党人一心为公、勤俭节约的革命传统永不过时。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