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闻-资讯-生活第一门户 南通网首页
新闻 南通时政 南通服务 互动 公告活动 爆 料 台 汽车 汽车行情 汽车保养 南通论坛
娱乐 娱情八卦 电影电视 图片 图说南通 酷图热图 房产 热点楼盘 房价曝光 数字报纸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江海文化>> >> 正文

党旗,在水利枢纽上高高飘扬

2021-04-26 12:05:40 来源:

“看到稻子黄,想到九圩港;吃得大米饭,不忘共产党。”在江海大地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民谣,诉说着九圩港、节制闸、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的红色记忆。

一心治水跟党走

2019年11月7日,是南通水利局第一任局长、有南通“水龙王”之称的孙学旺老人不幸辞世的日子。今年4月,当南通红色记忆寻访之旅来到南通水利,水利局办公室仲秋等90后,自然而然想起了那位九旬老人,从他们口中,我们了解到老人背后厚重的历史。

孙老1921年9月出生于海安县一贫苦农民家庭。1941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配合新四军及地方武装民兵打游击战,孙老和其他党员同志一起发动群众,以广大民兵为骨干,因地制宜开挖沟渠。当时民众编了句顺口溜:“挖好抗日沟,敌人不好溜。”

孙老跟这群孩子们回忆过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通的水利情况: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河道淤浅,江海堤防矮小单薄,河水随潮涨落,两岸农田时涝时旱。1949年7月,南通遭遇11级台风袭击,江、海、洲堤缺口697处,死亡246人,受淹农田320多万亩,全区50万人无家可归。

历史上的南通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据史料记载,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的近970年间,南通共发生重大水旱灾害311次。

1954年7月,孙老刚调到南通不久,就遇上了特大暴雨。7月3日夜间,海安县通扬运河沿线告急。里下河是粮仓,为了保住秋收,省委、省政府决定通扬运河以南的内涝滴水也不能排到里下河。地委派孙老带领工作组前往海安督查,并协助排涝筑岸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他配合海安县委做好思想工作,稳定通扬运河以南蓄洪区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同时发动群众抢筑防洪圩岸,封闭通扬公路沿线涵洞。

为了确保里下河不遭客水下压,孙老几十天里奔波各处开展工作,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没有睡过一夜好觉。通扬运河以南地区的整个排涝工作到8月底结束,历时45天。

孙老有一本小册子,里面写满了南通的地理位置、水利历史和他三十多年的治水经验。第一页上写着:“一心治水,两袖清风,三餐不定。四季在外,久经风雨,十分辛苦,为民造福。跟着共产党,我们向前走。”

挑出一个九圩港

九圩港闸是南通解决水源和灌溉问题的重大工程,是党把甘霖撒向江海大地的民心工程。作为长江澄通段的第一大闸,九圩港闸全宽236.5米,一共有40个闸孔,承担着南通如皋等地346万亩农田的引江灌溉功能和116万亩农田的排涝任务。它于1958年11月底全面动工,挖土2134万立方米,投工1285万个,于1959年6月6日顺利竣工。

九圩港闸管理所所长汤仲仁对那段历史烂熟于心。当时群众的积极性高涨,参与九圩港工程的有14万人,其中造闸的有3万民工,挑河的有11万人。一声“挑河去”,沿线男女老少齐上阵。

动工后指挥人员发现原来的施工设计任务重、时间紧,按时投入生产有难度。南通地委为确保九圩港闸及其周边河流当年就发挥效益,在分析当时工程进度后,决定采取先深后宽、先通后畅的紧急措施。

各种材料来源也十分困难。1958年冬,南通地委、专署水利局根据省水利厅的指示,决定请扬州专区支持黄砂,苏州专区支持石料。由海安县抽调干部建立砂矿开采指挥部,动员民工1500人去仪征大河口开采黄砂;由如皋县抽调干部建立采石指挥部,组织民工700多人到苏州开采石料。水泥不足,就烧制土水泥850吨。1959年4月,工程遇到了特大风暴潮,闸下游江边的施工坝因满溢倾倒,形成缺口。孙学旺组织千余人连夜抢堵。经过20个小时的连续作战,抢险队终于堵住了缺口,确保了工程的施工安全。

汤仲仁说,巧的是,九圩港闸建成的第一年,南通地区就遇上了特大干旱,60多天没下雨。通过九圩港闸,滚滚长江水被输送至南通、如东等地,一直送到黄海边,还通过老通吕运河送到沿海的海门、启东等县,及时保证了全区300多万亩水稻、棉花、旱谷的正常灌溉。九圩港在开始放水的那年,引进长江水3.4亿立方米,保证了水源。当时,我国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在九圩港工程竣工时题词:“如泰运河九圩港,纵横凿贯如东乡。输引长江通黄海,还看油橹似桅樯。”

之后的岁月,九圩港经历过数次大修。汤仲仁介绍,最大的一次加固是2011年到2014年,对水面以上部分全部拆除重建,水闸面貌焕然一新。2014年12月,省发改委批复了九圩港提水泵站工程的初步设计,工程于2015年3月27日开工,2018年5月30日投入试运行。截至2020年底,已提水42亿立方米,为我市工农业发展、水资源供给、水环境提升、水生态改善等发挥了巨大作用。

闸站一体写新篇

市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建华介绍,从老节制闸退出,新闸建设、增设泵站,通吕水利枢纽闸站一体,竖起了新时代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丰碑。

坐落于任港街道境内的南通节制闸,距长江口约2.5公里。从1958年规划,到1959年12月17日开工,再到1960年7月25日建成正式放水运行,只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南通节制闸,是在南通水利“百孔千疮”时兴建的引江灌溉关键性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大发展时期伟大成就的辉煌缩影。

江海安澜,明珠璀璨。运行60年来,长江的浪花穿过节制闸,奔腾在78.85公里的南通第一运河——通吕运河上,引灌范围有启东、海门、通州及南通市郊区,273万亩农田受益,占市属六县总耕面积35.6%;排涝范围有通州、海门及南通市城区等部分地区,排涝面积约64万亩,给南黄海边盐碱地区的农民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粮棉丰收年。

通吕运河水利工程管理所副所长李冬明介绍,节制闸运行60年间,经历过两次改造。1999年因为外环西路要拓宽,把桥头堡拆掉了。2009年又对节制闸进行了除险加固改造工程。但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这座运行了60年的老闸,已经不能满足南通活水调度的要求。2018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老闸的下游200米建立一个新闸,并且增加了一个泵站。截至2019年底,节制闸老闸完成历史使命,60年来累计引水440亿立方米,排水约50亿立方米。

如今,承担节制闸老闸使命的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通沿江最大单体投资水利工程,设计流量每秒650立方米,最大排水量每秒1300立方米,2020年6月通过完工验收。通过水利枢纽,通吕运河水位保持在2.4到2.6米,为南通城内部供水提供了水势,运行至今通吕泵站已提水25亿立方米。

红色记忆,贯穿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漫长历史。“争先豪情、克难勇气、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实干作风”,新时代南通治水精神,又从这段历史中脱胎、传承。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晓春表示,按照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新时代南通治水思路,生态美丽幸福河遍布江海,“强富美高”水美南通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键分享至

相关新闻

酷图热图

2018CBDF中 ...
我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勘 ...
航拍淮安白马湖畔金 ...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