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 09:10:18 来源: 南通网
“拆迁后一家在外租房多年,今年才重新搬回这里,圆了我多年想回家的梦。” 五一假期,记者探访两个安置小区——红星嘉苑与景明花苑时,红星嘉苑14幢的居民胡巧英大妈笑逐颜开地告诉记者。这两个小区都于去年10月交付安置,目前已有大半业主入住。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通市区从2004年开始建设拆迁安置房,此后,建设规模不断提升、速度不断加快,建成了一批质量优良、环境优美的安置宜居小区,迄今为止主城区建设拆迁安置小区183个(竣工161个、在建22个),总面积达到3559.2万平方米。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安置房建设视为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努力实现“就近安置”向“就近就好安置”转变,逐步让安置房建设实现了“舒适安居”“精品宜居”到“诗意优居”的华丽转身。
安置小区像花园洋房
红星嘉苑由1幢5层配套公建、2幢6层住宅、2幢10层住宅、1幢11层住宅、4幢15层住宅及8幢17层住宅组成,共有安置房1188套。走进红星嘉苑,一幢幢欧式洋房映入眼帘,小区内树木郁郁葱葱,花儿姹紫嫣红。
同为安置小区的景明花苑也是实景惊艳,新亚洲建筑风格洋楼,毫不逊色于商品房。景明花苑楼距大,由1幢3层配套公建、2幢9层住宅、6幢10层住宅、2幢16层住宅、6幢17层住宅及2幢1层变电所组成,共有安置房780套。小区门外显示屏大大的“景明花苑欢迎您”热情洋溢,小区内几十米的林荫小道郁郁葱葱。
“小区环境很好,像花园洋房,比以前我们城郊接合部的环境整洁多了。” 景明花苑8幢101的凌均带记者来到自己家中,“以前农村住的自建房,家里老人还要种田。后来都被征收了,老人们也就不用辛苦,在小区里散散步,健健身,跳跳舞,何乐而不为呢?”景明花苑15幢801的马树清家新房还在装修,顶楼赠送了阁楼,马树清打算将阁楼隔出房间和卫生间,“等装修好了女儿一家就可以常回来一起住了。”
配套齐全带来品质生活
为了让征迁群众住上高品质的房子、享受更加齐全的配套设施,我市将好的地块留给保障房建设,在新城区优先安排周边配套成熟的地方,在主城区也是尽量安排原地安置。
红星嘉苑小区地处虹桥街道成熟商圈,紧邻新建成的田家炳中学高中部校区,是启秀、朝晖一附双学区房。小区周边商铺林立,距离印象城、南大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较近。“每天散步走一公里就能到太阳鑫城菜市场,很方便。”小区内人车分流,车辆设置地面停车位与地下停车位,还设置集中公共活动场地,能满足老人和孩子们日常交往与锻炼的需求。
“现在搬到新家,道路变宽,房子变新,物业替我们‘管’家,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在慢慢跟上。
小区门口的公交马上就要通了,东边的休闲小广场也马上完工……”凌均对小区周边配套进展十分关心。景明花苑位于幸余路北,国强路东,虽距离闹市较远,但也有别样僻静。“与以前相比,我们吃住行都有了很大变化,生活品质都有所提高,这也一直都是我向往的生活。”马树清说。
多措并举保障“房等人”
从2006年起,我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转移到公共租赁住房上。2011年起,打破户籍限制,在全国率先将优秀农民工和缴纳保险超10年的农民工纳入市区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从2018年12月1日起,我市根据国家“城镇住房保障采取实物配租与租赁补贴相结合的方式,逐步转向以租赁补贴为主”的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市本级将暂停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同时,市总工会、市区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将暂停受理申购经济适用住房,其保障对象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
今年4月22日我市出台房地产新政,明确提出再次加大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努力满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破旧片区更新,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和原住户居住条件;扩大人才公寓建设规模,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多层次的居住需求。
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与住房改革处负责人刘建新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将围绕市区三年全面“房等人”、重点片区年内“房等人”目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安置需求数与房源供给量的总体匹配;完善安置房建设推进保障机制,提升群众对安置房建设品质的满意度;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求,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刘建新表示:“按照2021年重点片区实现‘房等人’的目标,下一步我市将统筹规划建设动迁安置小区,优化公共配套服务,市区新开工安置房项目29个,续建安置房项目33个。完成全市棚改新开工2.49万套、基本建成9600套,力争城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覆盖率排名位次保持全省前列。” 记者 李 慧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