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 08:53:35 来源: 南通网
五月的暖风拂过,南通迎来水稻育秧高峰期。在如东栟茶镇方凌垦区耐盐水稻种植基地,袁隆平“海水稻”团队育秧工作全面铺开,“袁两优1000”“创丰优丝苗”等品种的耐盐水稻萌出新芽,计划于月底进行移栽,向着更高产的目标进发。
一年前,已经90岁高龄的袁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了杂交水稻,海水稻也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的。江海大地也因此结“袁”。
一年后的今天,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从此长眠,享年91岁。尽管如此,袁隆平的未竟之梦却仍在江海大地延续。
2020年5月,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选中方凌垦区开展试验种植,这也是江苏省滨海盐碱地中唯一入选基地。示范种植项目面积共为128.9亩,选择田块土壤盐分含量为0.2%至0.6%,种植“超优千号”、“叁优一号”、双优2088及万胜优1263等4种耐盐水稻。同年秋收,第一批水稻“高分”通过“测产考”。其中,“超优千号”3个单元田块实产验收取得亩产802.9公斤的好成绩。
盐碱地变大粮仓。去年,通州湾示范区的“海水稻”亩产高达1200斤,再破江苏耐盐水稻亩产纪录,获得了袁隆平团队的关注。该团队派专人前来交流合作,实施了袁氏1号-袁氏11号生产实验,表示后期将共同探索耐盐水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全程参与试种项目的如东县作物栽培站副站长於永杰曾专程赴长沙向袁隆平院士汇报了耐盐水稻生长、栽培技术应用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情况。袁隆平院士当即表示,耐盐水稻在江苏沿海取得高产,为下阶段“海水稻”产业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知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於永杰内心沉重:“国士无双!袁老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将继续下去!”
据悉,如东将原先推广应用的“水稻主产区精确定量栽培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技术”等高产栽培技术与盐碱地土壤理化特点相结合,根据气候与病虫发生等现实情况,不断灵活科学调整应用盐碱地水稻壮苗早发栽培技术、超高产肥水高效运筹技术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海水稻”高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记者 杨钰颖
通讯员 徐书影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图片、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电话:0513-85118941 邮箱:ntrb@163.com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西寺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