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7-01
09:12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记者 郭小平 蒋娇娇
拥有独特江海资源禀赋的南通,正加快实现“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从206公里的海岸线到166公里的江岸线,从城市到乡村,处处展示着美丽颜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它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这为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南通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南通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启动沿江沿海风光带建设,大美南通的画卷渐次展开。
打造美丽江苏样板 让“江风海韵”更加迷人
站在启东圆陀角的“大江之尾海之头”观景平台,长江、黄海、东海汇聚于此,江风海韵扑面而来,令游客陶醉。在拥有70多公里海岸线的启东,全国四大渔场之一的吕四渔港、2700多亩的4A级免费开放式景区江苏省级湿地公园黄金海滩以及海上威尼斯碧海银沙、五国温泉小镇、新湖郁金香公园、渔人码头等新景,每年吸引着逾百万人次的中外游客。
圆陀角是南通沿江风光带和沿海风光带的交汇节点。在圆陀角旅游度假区南部,有一条“打卡网红路”——16公里江海文化景观大道。这条大道海堤改造占了12公里,由连兴港—新湖大堤—恒大威尼斯大堤—黄金海滩南端的海堤路面衔接组成,通过文化表达、创意彰显、建筑体现等各种形式,形成一条集聚凸显江海文化特色、融合观光运动休闲、独具个性魅力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大道。
江海文化景观大道是我市正在建设中的191公里沿海景观路的样板。未来南通沿海景观路,将在路面铺装之后统一标识设置,能够骑着山地车一路到底,成为亲近沿海自然风光、展示沿海风情的靓丽名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路北起海安老坝港,途经小洋口、通州湾示范区和海门港,南至圆陀角,重点结合海堤建设150.8公里,另利用城镇村道路建设40.4公里,助力打造具有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等复合功能的滨海风光带,景观路部分地段可考虑与城镇村道路相结合,保持风景带与临海高等级公路的顺畅对接,同时与九圩港绿道、通吕运河绿道等沿江绿道相衔接,体现江风海韵特色。
为加快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我市出台《南通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围绕“江风海韵、现代都市”发展目标,打造具有江海风情的特色城镇,培育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提升产业发展质态,全力营造可漫步、可穿行、有温度、有活力的魅力水岸空间。其核心任务为以江堤海堤景观路为主线,串联起沿线景、产、镇、村,建设大江大海风光带、江海风貌城镇带、诗意田园乡村带、沿江科技创新带和沿海高水平产业带,打造层次鲜明、内涵丰富的生态景观带。今年4月,全市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特色示范段项目集中开工,未来三五年内,南通沿江沿海空间面貌将焕然一新。
匠心构筑城市之美
彰显“拥江抱海”大城魅力
这里拥山揽江、风光明媚,令人心旷神怡。一些市民或骑车或漫步,悠闲自在地体验南通狼山森林步道,欣赏唯美壮阔的江畔风景。今年4月,狼山森林步道成功入选第一批“江苏省森林步道”。近年来,通城市民家门口的公园、绿地和小游园逐年增加,适宜跑步的绿道也越来越多。来自市市政和园林局的消息,近年来市区已建成城市绿道约200公里,今年计划增建15公里。
这两年,南通城市变大了!这是许多人的感慨。2020年,大港、大桥、高铁、新机场等世人瞩目的交通强国工程落户南通,“南通好通”成为热词。2020年也是南通城市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崇川、港闸两区合并和海门撤市设区。合并之后,新的崇川区发展空间更充足、资源配置更优化,中心城区首位度显著提升。海门加入市区后,南通市辖区面积由原来的1500多平方公里跃升至27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一举突破300万大关,市区的江岸线、海岸线在全市占比分别提高到63%和21%左右,城市框架实现了从濠河时代、滨江时代向江海时代的历史性跨越。
今年初,关于南通“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一个开启新征程的城市蓝图绘就——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构建跨江融合、江海相拥、内外相融的大城市格局。南通市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提出“一主三副、一城三片”城市发展新格局:“一主三副”指滨江主城、通州湾副城、通州副城和海门副城。滨江主城构建“一城三片”,包括南通创新区(含拓展区)为核心的城市新中心,以及开发区片区、空港家纺城片区和老城区片区。
城市新中心建设现代洋气,老城区也越来越美了!夏风习习的夜晚,濠河两岸楼阁掩映、灯影摇曳。在柔和的光流中,亭台楼阁、婆娑树影都从青灰色的夜幕中凸显出黛色的轮廓来,连瓦檐上旖旎的浮雕都隐约可见。今年6月,濠河夜景亮化工程获2021亚洲照明设计奖——“非凡之光”奖,这是该工程获得国内最权威的中照照明一等奖后又一殊荣,也是室外类(公园、广场)中的最高奖。
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100多年前,先贤张謇将南通城市规划建设成为“一城三镇”格局的花园城市,使当时的南通城崭露“新世界的雏形”。如今,南通响亮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移民文化、张謇文化等优势,加快建设更加开放包容、更具宏大气度和时代魅力的大城市文化,积极构建一山(狼山)、一城(濠河古城)、一湖(紫琅湖)三大古今文化聚落,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传统文化和新通派时尚文化交融的魅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让江海风光更加风光
6月16日,南通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南通开发区发现了稀有生物——桃花水母。桃花水母生性挑剔,只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出现,是优良环境指示生物,非常稀有。监测人员告诉记者,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极危等级。这是继太湖流域发现桃花水母后长江近海区域的首次记录,成为南通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31个省考以上断面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一,29个符合Ⅲ类水质标准、占比93.5%,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
渔民退捕上岸变身护渔员,江中“豚”来“豚”往不思归;濒危鸟类翻石鹬在如东海边“打尖”,互花米草泛滥的开放滩涂生态修复成功,吸引包括珍稀鸟类勺嘴鹬等在内的数以万计鸟类……这样的和谐之变在南通越来越多地发生着。我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前奏曲,启动了沿江沿海地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特别是从2016年开始还山以林、还江于民,优化长江岸线布局,统筹推进沿江地区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努力建设“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滨江之城、城市生态绿肺,为守护好长江母亲河“最后一棒”展现着南通担当。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并用“沧桑巨变”来赞美沿江生态修复与出新。如今,总书记漫步的滨江绿道,吸引天南海北一批批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十三五”以来,我市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建设长江口绿色生态门户,努力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南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我市坚持治企、管车、控煤、降尘、禁烧、联防原则,协同推进PM_2.5和臭氧“双控双减”。2020年,全市PM_2.5浓度省内首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站在“十四五”的全新起点,我市将紧扣“打造美丽江苏南通样板”的目标,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重要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到202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生态环境治理成为美丽南通的“软实力”,让江海风光更风光!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