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9-22
09:38
来源
分享
公益与利益如何平衡——
旧衣回收捐赠期待更透明
夏去秋来,又到衣物换新季,居民旧衣回收需求旺盛。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新产生约600万吨废旧纺织品,但回收渠道却乱花渐欲迷人眼。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旧衣物可直接用于捐赠的比例仅占约5%。社会大众的爱心能否精准抵达需求处?回收方有没有及时披露募捐数量和用途?公益和其他利益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旧衣物未来还应作为一种公益资源吗?记者采访了公益组织、回收企业、民政部门、城管部门、社区,做了一番详细调查。
无处安放的废旧衣物
当前,线上捐赠旧衣物的渠道多得如雨后春笋。记者在支付宝上以“旧衣回收”为关键词,搜索到9个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均以“环保”和“公益”为由收集旧衣,其中“白鲸鱼旧衣服回收”使用频次最高,显示超过124万人次,“铛铛一下旧衣服回收”有超65万人使用,“欧燕旧衣服回收”有34万人次。记者点开这些机构的服务内页,均没有查询到公益资质公示。
在线下,南京很多小区都设有旧衣捐赠箱,但居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捐赠是用于公益,还是被一些回收公司用来盈利。采访中,像这样的“不透明”旧衣物回收箱不在少数。
捐赠须“来有影、去有踪”
记者采访中发现,南京市红十字会的捐赠箱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旧衣捐赠渠道。7月26日,一车装载着近1万公斤秋冬衣物的运输车驶向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运输车来,秋冬不受冻。”在当地,孩子们都十分欢迎来自南京的这趟运输车。在他们心中,车身有“南京市红十字衣物捐赠中心”字样的运输车可以和“温暖”画等号。
该中心主任田波介绍,除了定点支援,旧衣的另一受惠对象是南京市的困难群众。南京有7家“博爱爱心超市”,超市内摆放着旧衣物,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家庭等每年可以去爱心超市领取两次衣物、每次8件。
透明是公益最好的代言人
南京一家知名公益组织负责人坦言,他们不愿意做旧衣捐赠的原因,是行业内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公益与其他利益纠缠在一起,其中的权责问题、边界问题都需要理清,需要监管。
以社区为例,熟人社区是线下旧衣捐赠的主要场所,社工和居民之间建立了一定的信赖度,为捐赠打下了基础,社区也应当守好公益的底线。南京市禄口街道永兴社区在老年活动中心就开辟出旧衣兑换站,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一环。
透明,是公益最好的代言人。4月,永兴社区的旧衣兑换量进入持续稳定状态。社区青竹林社工服务中心社工刘叶雯介绍,目前旧衣捐赠量保持在每月100公斤左右,居民用1件冬衣兑换1个积分或8件夏衣兑换5个积分,积分再换成口罩、大米、盐等生活用品。
“这是社工从2020年1月开始入村入户、挨家挨户宣传得来的回报。”刘叶雯介绍,一开始居民并不愿意捐赠旧衣。“如今居民的旧衣有了去处,经过消毒它们都捐赠给了山里的孩子。前提是居民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公益与盈利之间如何平衡
江苏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相关负责人在查询登记信息后告诉记者,此次记者采访的节衣环保、飞蚂蚁等线下、线上机构和公司均未在民政部门登记,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
该负责人明确表示,与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开展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的性质不同,以公益慈善名义开展旧衣物等废旧物品捐赠回收,属于公开募捐活动。根据《慈善法》的规定,只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经过向民政部门依法备案后,才能开展公开募捐活动。
那么捐赠箱进入社区,是否有资质门槛?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城管科垃圾分管科长刘金超表示,回收箱本身的公益性真假难辨,有的小区物业公司将回收箱当成广告位置,作为创收的一部分,只要给钱就可以进小区。
由此可见,目前很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的旧衣捐赠行为,都不是合法的公开募捐活动。公益旗号被滥用,在旧衣回收行业并不鲜见。
公益与商业是否一定要泾渭分明?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在其《公益向右商业向左》一书中表示,公益与商业的边界渐趋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会殊途而归。当两者交集于社会企业时,公益和商业已浑然一体,成为一边赚钱一边为社会谋福利的新模式。第三次分配的核心要素也正是发展壮大慈善事业。
如今,南京市红十字会衣物捐赠中心的回收箱内,达到直接捐赠标准的衣服仅占5%。飞蚂蚁工作人员邓琦华表示,回收的衣服难以满足受捐点的需求,更多的是重新购买性价比高的服装厂尾货进行捐赠。“去年我们累计在苏州、天津、南京和上海回收大概5500吨废纺,它们再生成衣架、桌子等重新回到居民生活当中。”斑鸠回收创始人卢晗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未来旧衣物再利用是主要难题,应该将旧衣物回收纳入生活垃圾分类的一环,公益捐赠仅为辅助渠道。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戚晓明认为,旧衣物捐赠和垃圾分类回收,应该清晰地分属于公益和盈利两个不同模式。“旧衣零抛弃”目标要想实现,应该让两者界线清晰,才能保护居民捐赠的热情,把好事办好,也才能促进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的合法推进。戚晓明还建议,畅通公众举报通道,开放权威查询平台,让公众可以轻松查询公益组织的资质,并公开举报电话,将公益捐赠的全流程都晒在“阳光”下。
据交汇点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