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8-13
13:13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听着音乐,吹着空调,吃着精准配比的天然谷物饲料,手机上实时显示生长情况……这是南通市海门区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景。“所有猪一出生就实现全程标准化、可视化、可追溯饲养,形成了一条‘从养殖场到餐桌’全程智能化的数字农业路径。”企业负责人唐慧娟感慨,数字赋能让养殖更高效。
兴旺肉制品有限公司是海门区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门区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数字经济体系,为传统农业插上现代化“翅膀”。
智慧云平台让土地焕发新活力
“这个就是我们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也是我们无人农场的大脑,田间的具体情况都可以通过大屏看到,一目了然。”走进正余镇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助理农艺师徐斌豪坐在几块电子屏幕前,远程监控农田情况,便实时了解到田间土壤、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
2020年,正余镇融合5G元素打造的全省首个“5G+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农场包括规模化无人种植区1000多亩,采购无人收割机、无人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等无人农机设备,同时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业从播种、植保到收割全过程无人化操作,提高农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
“依托系统两年的虫情监测数据,我们及时提醒村里做好植保工作,因此今年虫害曲线图上相应时期并未出现峰值,效果还是非常好的。”谈及智慧平台优势,徐斌豪介绍,除了物联网监控以外,平台还可以实现农产品云溯源,农事线上自动提醒等功能。“去年我们有19台农机在平台完成注册,可以实现农场经营主体自主发单,平台派单、农机户自主接单模式,农机也可以‘打滴滴了’!”徐斌豪坦言,依托“滴滴农机”,农户可以通过查看后台数据,线上掌握所下订单农机的作业轨迹、面积等情况,大大减少了农户、农机手的待“机”时间。
智慧云平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海门高效建设智能大数据分析中心、各类软件平台及配套设施设备,将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领域融合,实现精准化种植、智能决策、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截至目前,海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5%,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67%。
新型经营主体助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立体搭架、管道栽培、自动控温、黄板防虫……日前记者来到南通强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土栽培中心,这些“黑科技”让人眼前一亮。温室大棚内,电子牌上显示着温度、湿度、PH等指标,而绿油油的蔬菜都长在了离地1米高的塑料苗床上,每个苗床都连通着一个管道,管槽输送的营养液一刻不停地在苗床上潺潺流动。虽然没有土壤,蔬菜的根须被直接浸泡在营养液中,干净清爽。
“这里的蔬菜只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设定,便能实现水、肥、温等种植要素的精准控制,同时保障了蔬菜无公害性。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实现了周年循环生产,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基地技术员刘志文介绍说。
强盛农业是海门一家集优质果蔬生产、销售、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企业,是“上海市蔬菜外延基地”“南通市供港备案基地”。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强盛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占地1800亩的高档蔬菜生产基地,先后建设了以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和连栋大棚为主的千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海门,像强盛农业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渐成乡村振兴主力军,目前全区农业龙头企业48家,建成产业园、产业强镇、产业融合示范园等各类平台1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4个。
数字电商推动农村经济强发展
“芦稷是海门独具特色的土特产品,1号链接的甜芦稷库存已经加好了,刚刚还没有拍到我们家甜芦稷的朋友们1号链接直接去下单……”眼下正是芦稷收获时节,常乐镇培才村的95后大学生朱家明准时坐在抖音直播间的手机镜头前,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摇旗呐喊”。
田野里搭起直播间,土特产变成“网红货”,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农民牧民化身“新农人”……随着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一批掌握数字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变身带货主播,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为海门区推进“数字兴农”掀起一股新“热潮”。
近年来,海门区依托家纺、建筑、红木、农产品等特色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相结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全面发展与重点推进相促进,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等服务经济新业态繁荣发展。数据显示,海门拥有规模农产品电商企业30多家,销售网店200多个,去年全区实现农业网络营销额8.28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
同时,海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以构建区、镇、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为抓手,形成了以“物流信息平台+企业(商贸、快递)+社会运力+服务站点(电商企业)”的县域物流运营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下阶段海门区将通过构建运营服务中心,推进特色产业与农村电商融合发展,组建农村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立健全特色电商品牌培育机制,逐步打造成交易有规模、产业有特色,集聚程度高、服务成体系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商务示范区。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