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1-18
10:20
来源
分享
□小芮
春节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已经成为一个最具标志的文化符号,时代在变,而春节承载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永恒不变。据《南通日报》报道,为丰富和满足假期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近期,我市各文化场馆持续发挥好文化阵地作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系列活动,为市民提供可观可感、休闲静心的一方天地。
如今大家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对春节过得“有年味儿,有意思,有意义”的期待值就更高了。因此,春节有文化氛围感,人们才能乐享过年的文化大餐。
春节期间,我们不仅可以在家里挂灯笼、张贴春联年画装饰门户,还可以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在社区乡村休闲娱乐。江海文化是我市最显著的文化特质,博物馆资源和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在全省乃至全国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比如南通“万人猜灯谜全城闹元宵”这项传统活动今年已是第十四届了,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活动品牌,更在市民中产生了持续广泛的影响。春节有文化氛围感,就要继续守望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本地传统文化,让“家”“团圆”的概念成为中国追求“天下大同”“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同时,要在节日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国人特有的生活美学观念,增强对于江海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除了记忆和传承,更要在创新和传播方面持续发力。就拿备受瞩目的央视春晚来说,据了解,2023春晚将大量运用4K/8K、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为全球华人奉献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科技感十足的春晚“年夜饭”。我市在春节文化创新上也没放慢脚步。2023“盛世江海 玉兔迎春”南通首届网络春晚将在南通发布APP、视频号,文化南通视频号等平台播出,这场演出备受期待,因此网络春晚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打破时空限制,让江海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用科技为人文赋能,拿网络春晚为例,比如增强互动,设立春晚虚拟分会场,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燃放虚拟烟花为会场增添节日气氛;增设虚拟主持人,实现AI与真实世界互动;在节目上,多选择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方式,比如童子戏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打造新国潮乐曲,也可以是潮音和民族舞共生,演绎融合后的2.0版本。
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情怀。过好春节文化生活,在于我们能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感受新的文艺体验,在参与过程中用文化凝聚力量。这样,我们的年味儿又回来了,还会比以往更加醇厚。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