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南通岸电使用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既安全便利又清洁环保——船舶靠泊零排放 激活港口“绿”动力

2023

02-19

11:08

来源

分享

南通以打造“近零碳”示范港口为目标,市交通运输局联合海事、环保、电力等部门打造港口绿色发展“共同体”,协同推进岸电设施建设和使用推广工作,实现岸电设施建设和智能化管理“两个全覆盖”,岸电使用量始终位居全省前列,走出了生态、绿色主旋律的南通特色岸电推广之路。

以电代油,船舶靠港先“关机”

16日上午,通海港区码头,从锦州出发的“弘泰222”号货轮缓缓驶入港口。码头工作人员将低压岸电箱电缆卷筒上的电缆与船上的配电设备相连接,确认无误后,船员打开手机,扫描岸电箱上的二维码,申请用电。

“货轮电力接通了吗?”“电压稳定,可以关闭发动机!” 船长一声令下:“停机!”货轮内部灯火依旧,却不再冒黑烟,港口再没有了昔日的柴油味。

通海港区相关负责人陈晔明告诉记者,前几年,靠港船舶为保证设备运行和装卸货物,辅机会一直燃烧柴油运行发电,对港口污染很大。他算了笔账,以“弘泰222”轮为例,该船靠泊通海港区24小时,如只开辅机发电,需要用600公斤柴油,按照8元/公斤,需要4800元;如接岸电,约1000千瓦时,按照0.8元/千瓦时估算,只需800元,还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72公斤。

长江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南通段千帆游弋,河网如织,孕育出江海大地的繁荣富庶。港口码头,是落实“长江大保护”的前沿阵地,也是绿色护航的支点。因此,推广使用岸电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长江保护法》的必然要求。

如今,在南通沿江沿海及内河港口,靠港接电已成为船舶的行动自觉。近三年,南通港口岸电应接尽接率稳定在95%以上,船舶靠港共使用岸电308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9万吨,岸电使用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先后来通调研岸电建设情况,交通运输部简报对南通岸电建设与推进成效予以了肯定。目前全市共有15家港口企业获评江苏星级绿色港口。

协同推进,多方奔赴共守护

“想让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有不少先决条件,可不是拉个接线板那么简单。”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保处相关负责人说。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2021年,交通运输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的通知》,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前,长江经济带将基本实现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

南通先行先试,从2016年起,开始实施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推动船舶靠泊优先使用岸电。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南通海事局、市生态环境局、国网南通供电分公司签订港口岸电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强有力的“岸电建设推广共同体”,从源头上提升岸电建设、推广工作效能。今年初,《南通港制度化推进低压岸电利用推动港口绿色发展》被评为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设区市12个示范案例之一。

好成绩并非一蹴而就。“由于岸电建设标准不统一,南通港口岸电也曾出现设施多样、船岸设备配套性差、用电不便利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尽管国家已出国标,但国标中规定几类插件均满足标准,就造成了船岸各自选用了合格的插件,由于型号不同,导致了插件无法匹配。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四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联合印发了《规范南通市港口船舶低压岸电建设和使用实施方案》,为辖区码头和靠港船舶岸电设施建设改造提供了技术参考。

2020年12月,全市沿江沿海港口所有非危码头全部完成岸电标准化改造,岸电设施实现泊位全覆盖,实现统一标准建设、统一规格供电。2021年5月,南通沿江72家非危险品码头,178个非危泊位,共建设智能岸电桩240套,岸电智能覆盖率达到100%。

岸上的“地插”统一了,南通籍船舶600总吨以上货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2021年,南通按省定计划完成59艘1200总吨以上货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2022年,完成38艘600总吨以上货运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工作。2023年完成剩余零星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扫尾工作。

超级大脑,打造管理新生态

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深入人心,接用岸电越来越受到认可。在不断推进岸电新技术、新设备创新应用的基础上,南通积极推进岸电智能监管的“超级大脑”建设。

如今,南通港区所有智能岸电模块均可通过“船E行”(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生成二维码,船员仅需轻轻一扫,即可在线查看用电情况;主管单位打开系统,除了可以实时查看每个码头在地图上所在位置、基础信息以及港口所有岸电桩的运行情况,还可以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效保障船舶靠港期间安全规范使用岸电。

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保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6月24日,南通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市域智能岸电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在交通、海事等管理部门及码头单位之间的同步共享,同时提供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功能,为系统化提升南通靠港船舶岸电使用率提供靶向施策的信息技术支撑。

如何让一线船员用起来顺手?南通港区选择在现有的“船E行”基础上新增“船舶岸电”模块,实现数据交互,为南通港岸电设备开通使用二维码,在全省率先实现船舶扫码用电,极大提升使用便捷度。此举也打破主管部门只有码头用电信息却无船舶用电信息的壁垒,打通了船岸监管链条,在南通全市初步形成了船岸共通、全港共享、全域共管的岸电管理新生态。

岸电多了,污染少了,天更蓝了,水更绿了。2022年,南通市PM2.5平均浓度26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优,同比改善13.3%,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南通,正擦亮高质量发展的青绿底色,筑牢万里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生态屏障。

记者 彭军君

[编辑: 苏敏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