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追美的路上不能忘了避“坑”

2023

02-28

09:48

来源

江海晚报网

分享

去年9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等11个部门,针对医疗美容行业乱象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了为期半年的专项联合治理。

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布两批13起医疗美容行业治理典型案例,曝光了医美市场中常见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在为医美从业者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提醒广大爱美人士要理性消费,正确避开医美消费中的那些“雷区”。

医美变医毁

叶子(化名)是一个爱美人士,她听说通过抽脂及腹壁修复医疗美容手术可以让腹部变得平坦光滑,于是动了心。随后,她在南通某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了手术。可叶子没想到的是,手术后伤口发生感染,致使她的腹部留下了难看的疤痕。

医美不成反而医毁了身体,叶子愤而向卫健部门举报。令她更加后怕的是,经查实,这家美容机构其实并不具备开展腹壁成形术的资质,为叶子做这项手术属于超范围执业。崇川区卫生监督所所长仇恒辉介绍,根据《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腹壁成形术属于美容外科四级项目,手术难度较大,只有三级医院才有资格开展这类手术。

比起超范围执业的医美机构,位于南通开发区的一家美容美发养生店就更“大胆”了。其既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店内手术实施人员也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可就是在店没证、人也没证的情况下,他们还给顾客开双眼皮,属于典型的无证行医。

更可怕的是如此现象并非个例。

从业不专业

市卫健委综合监管处处长罗蓓说,哪怕是激光脱毛、点痣、祛痘这样看似简单的医美项目,都存在一定风险,正因如此,医美行业具有较高从业门槛。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一名服装店主非法从事医美活动,因操作不当将玻尿酸注射到了受害人的血管中,造成其中央动脉堵塞,留下终身残疾。

“专项检查中,我们发现一些生活美容机构擅自开展诊疗服务,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活动,从业人员往往到外地去培训几天就回来上岗了,根本谈不上资质。”但是,非法医美活动多采取朋友介绍、预约上门的形式,时间、地点不固定,隐蔽性强,难以取证查实,这也是监管中的一大难点。

除了非法行医,专项检查中还发现,一些商家从非法渠道购进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难以保证质量和溯源,有的甚至是“三无”假冒伪劣产品和早已过期的产品。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副支队长宋利介绍,以上行为可能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等罪名。
“虚假宣传、违法广告频发,也是医美行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广告处处长单敏说,涉及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相关内容的广告,发布前需经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或登记备案,而一些商家发布没有事实根据的患者术前与术后形象对比广告,这些广告往往都以强调治疗效果为目的,涉嫌欺骗、误导消费者。比如,商家宣传的“瘦脸针”,实际药品名称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属于纯化的神经毒素复合物,是不得做广告的。

选择需慎重

医美市场泥沙俱下,消费者如何避坑?监管部门提醒,第一步是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

目前,全市证照齐全的医疗美容机构共有95家。在医美消费中,消费者务必仔细审查合同、全面了解风险、留存消费凭证。

2019年起,市卫健委联合市信用办开展全市医疗美容机构依法执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我们对营业满一年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依法执业信用评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四个等级,定期将结果向社会公示,并按照信用评级对机构实施精准监管。”罗蓓说,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机构时可以将其作为参考。

一些非法医美机构或个人利用消费者求美心切的心理,将其作为生财之道。有商家在广告宣传时炒作“容貌焦虑”话题,向消费者传递负面容貌评价信息,淡化医疗美容项目风险,诱导消费者盲目追美。有商家以免费体验或者低价来招揽顾客,一步步诱导消费者购买项目,甚至套路消费者预付卡高额充值、网贷消费。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理性消费,以免落入陷阱。

记者王玮丽 沈雪梅

[编辑: 黄梦倩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