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5-09
10:48
来源
分享
当配钥匙、修鞋、补衣等“小修小补”再次回到大街小巷,承载着城市烟火气的回忆涌上心头。近日,人民日报“小修小补”系列组图火爆网络,经济实惠的便民修补服务规范有序回归,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蕴含着紧贴百姓利益的大民生。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消费习惯的迭代变迁,“小修小补”商业微形态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作为城市生活的民生刚需,“小修小补”一头连着万家灯火,承担着推动便利消费、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功能;另一头连着发展大局,对于拓展就业渠道、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商务部“大智大勇”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建设指南,在全国确定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今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的一句“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更是引发网友热议。持续推进服务品质升级,让人们不再为修修补补费神操心,是现代城市建设治理中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城市之大,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方式。去街头巷尾配把钥匙、找路边师傅裁个裤腿、在拐角处给自行车打足气……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起死回生”,“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一直是百姓生活中的刚需,与群众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息息相关。围绕群众对于“小修小补”的强烈需求,我们欣喜地看到:安徽阜阳尝试打造社区便民棚;陕西咸阳开展系列“重手艺、轻资产”领域的就业培训与指导;江苏扬州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小修小补”服务留空间……这些新探索精准捕捉群众的微小需求,通过人性化的关怀和设计,让传统的“小修小补”成为城市商业有机组成,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触手可及的便利和服务。
让“小修小补”回归,需要“大智大勇”的落实和推进。一座城市“小修小补”的覆盖率、活跃度,既是其应当为居民提供的关怀和温情,也是评估城市精细治理、宜居生活的标准之一和重要加分项。一方面,城市管理者要做好规划设计,善于利用空间,用好商业设施、小区公共设施的“边角料”,在政策支持、优化布局、规范经营等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要下足绣花功夫,制定精准的管理措施,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让手艺师傅安心经营,居民百姓安享便利。随着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深入推进,让每个步履匆匆的都市人真正找到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让城市广聚人气和生产要素,不断跃上更高的发展能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利民之举中,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也将因此升腾。让我们期待着“小修小补”更好回归百姓生活,真正融入城市发展,成为构成幸福、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元素。(丁一倩)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