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图说南通 > 正文

海安“甸上号子”入选省级非遗——唱出水乡劳动美

2023

09-18

09:36

来源

分享

白甸水乡(资料图)。丁传彬摄

“嗨幺!嗨幺!嗨呀嗨哟嗨么!大家齐用劲呀!呃,嗨噪嗨噪嗨么!号子震破天啦!水头三丈高哇!百姓好开心啦!大田水满白茫茫,姑娘大嫂作了忙。你追我赶抢上趟,今年丰收有希望……”13日,海安市白甸镇文化站里传出一串串振奋人心的号子声,84岁的张宪武正带领队员们排练节目《车水号子》,来自白甸各村的文艺骨干在旁边拍手鼓劲。

近日,省文旅厅公示了第五批江苏非遗推荐项目名单,海安市“甸上号子”入选传统音乐项目。多年来,海安市白甸镇以民间艺人张宪武为首的一群热心人,致力于弘扬传统文化,在加工整理老一辈劳动号子的同时,创作了大量具有水乡特色、切合时代脉搏、反映农家生活的文艺节目,让水乡号子走出乡野、走向世界,在文艺百花园中熠熠生辉。

传统号子 起源劳动

沿着一条曲折小道走了百十步,越过小道上四五个水洼,记者来到了民间艺人张宪武的家中。几间老屋,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伴着窗外的细雨声,张宪武老人哼着小调,左手拿稿纸,右手握笔打着节拍,突然来了灵感,就赶紧在纸上做上些记号。

“水乡号子种类特别多,有挑担号子、抬草号子、拉鱼号子和抬夯号子等10多种,这些都是我们水乡的特色,干什么活就喊什么号子。”张宪武说,在他小时候,不管是下田劳动,还是打谷晒场,只要有人的地方,或悠扬婉转,或铿锵有力的水乡号子就会不绝于耳。

“东家管待实在好,大鱼大肉尽管舀,出力出汗东家乐,夜酒更比中午好!”让张宪武印象最深的是这首《踏车号子》,那时候两亩田的灌溉水需要靠七八个人踏一天的水车,主家要拿出好吃好喝的招待踏水车的村民,才能让他们卖力干活。“吃完了午饭,下午踩水的时候就通过号子来‘骗’晚饭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宪武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里下河的河水孕育出一副副好嗓子。一曲曲号子,不仅唱出了水乡白甸的独特风情,也再现了水乡百姓鲜活的劳动场景。“一听到水乡号子,当年劳动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对我们这辈人来说,水乡号子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一个标志吧。”白甸镇文化志愿者裴桂荣感慨地说。

白甸有句老话:无船不出脚,无号不起担。“那个年代,吃不饱穿不暖,农民干活儿肚子饿,就用号子来提振精神。”回想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变化,张宪武笑着说,“现在过上了好日子,不愁吃不愁穿,种田都是机械化,号子也渐渐没有了,但是号子作为传统文化,应该要好好传承下去。”连续十多年的整理收集,张宪武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初衷。

博采众长 声誉鹊起

2011年刚开始整理号子时,张宪武有事没事在屋子里吼一嗓子,老伴儿听见吓得赶紧从屋外跑进来。“以为我得了病,后来我向她一解释,她非常支持。”回忆起老伴儿丁兰英,张宪武陷入了悲伤。2014年,张宪武家庭被评选为南通市幸福家庭,但天有不测风云,丁兰英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在老伴儿重度昏迷的日子里,张宪武整天神思恍惚。当时已经到了文艺汇演的关头,他参与创作的《栽秧号子》还没有定稿,在白甸去海安的公交上,张宪武逼迫自己暂时忘却悲伤,全神投入创作,以致坐过了车站。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栽秧号子》参加了那年的海安群众文艺汇演并获奖。

在张宪武的带头下,白甸镇有了更多人参与号子的整理过程。“《车水号子》《栽秧号子》《打场号子》《渔工号子》等系列曲目,现在都已经登上了舞台。”谈到这十余年,张宪武有感而发。2015年左右,在回忆整理《渔工号子》的时候,张宪武上门请教了白甸镇立新村(现白甸村)的老书记张元友,当时张老书记重病卧床,在得知张宪武是来了解渔工号子后,还是挣扎着爬起来哼给他听。张宪武仔细听完老书记的哼唱,回到家进行整理,再去唱给老书记听,请他确认。就这样三四遍,《渔工号子》节目最终出炉。

就是在这一群人的共同努力下,甸上号子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十多年来巡演达到160多场。2011年,《车水号子》参加了南通市三下乡文艺演出,甸上号子正式走上舞台;2014年,白甸镇成为南通市特色文化(号子)之乡;2015年10月,《车水号子》登上中国上海第16届国际艺术节;2016年,《打场号子》参加了长三角非遗展演;2018年,央视综艺频道到白甸镇拍摄《车水号子》;2022年7月,白甸号子参加江苏省第十二届书展。

文化传承 渐入佳境

“我说劳动号子出水乡,千百年来传承唱,唱唱好开心,唱唱精神涨,你唱我唱大家唱,饥饿疲劳一扫光!”作为传习基地,今年上半年,白甸镇中心小学将号子编入校本教材,并邀请张宪武、王宝文等号子演绎人亲自到课堂上讲解授课。“找寻文化的根,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文化自信。”王宝文是白甸镇初级中学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他经常给孩子们播放一些号子视频,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孩子们分享心得体会。

“我现在能跟着老师后面喊上几句,想要上台表演还需要加强学习。”瓦甸村干部王小琴是白甸镇培养的文艺骨干之一,每次镇上通知非遗培训或节目彩排,她都是逢叫必到。“我本身也特别喜欢文艺节目,在不断地学习中了解感受老一辈的吃苦耐劳精神,我觉得非常值!”王小琴说。

6月1日,位于白甸镇的汉铭文化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迎来了一群海师附小六年级的小朋友,作为节目之一,甸上号子被搬上了讲台。数名小朋友手拿竹竿,跟着老师唱起了《车水号子》,有模有样。“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一下,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触到海安非遗项目,很有意义。”海师附小德育处负责人储丽华表示。

在挖掘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让后来人记住乡愁,让传统文化浸润人们的生活。近年来,海安高度重视甸上号子传承,积极向上申报非遗项目,由白甸镇成立专班负责保护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建成甸上号子传习所,2021年成为江苏省社会教育学习体验基地。“我们在挖掘整理号子传统内容的同时,将时代声音融入其中,创造出更多契合现代元素的文艺作品,唱响水乡文化。”白甸镇文化站站长周红莲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拓宽甸上号子的传承渠道,为展示传统文化发掘更多更大舞台。

记者 赵勇进 见习记者 王建波

通讯员 顾一磊

[编辑: 高锋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