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1-03
10:50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从上海启航,计划于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本次考察的最大亮点,就是要建设我国新的南极科考站——位于罗斯海沿岸区域的新科考站。新科考站建成后,将成为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个常年科考站和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考站,同时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科考站。(11月2日人民日报)
罗斯海是人类航海所能达到的地球最南的海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从1983年中国作为缔约国加入《南极条约》,到1984年11月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从1985年2月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再到如今建设罗斯海新站,一代又一代中国科考队员砥砺奋进。中国南极科考站“五子登科”,跻身“探极”最前沿,大步流星迈向极地考察强国之列。
极地“五子登科”标注科技自立自强攀登新高度。南极科考,能力先行。四十年四十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极其严峻的自然环境里历经无数风险考验,国之重器“龙”腾四海,“双龙探极”奇特景观惊艳世界,“南极大救援”更是对中国非凡创新创造能力与实力的最好检阅。本次考察不仅有“双龙探极”合力破冰,我国首个南极雪橇式冰雪跑道机场也完成了建造和试运行,将重点实施3船、5海、5站考察,充分显示我国极地考察实力不断增强,能够支撑更多科学家在南极开展科学研究。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国南极科考事业承载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历史使命乘风破浪、扬帆万里。
极地“五子登科”张扬新时代“南极精神”蕴涵的磅礴力量。爱国之志,行动昭然。古老的海洋,孕育了生命和文化;寒冷的两极,蕴藏着圣洁和神秘。一批又一批考察队员远赴险地、奋战冰雪南极,为了南极科考事业,他们毅然向险而行;为了和平利用南极,他们不舍昼夜钻研探索,写成了我国极地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铸就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来自国内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片片海,踏过一层层雪,用忘我奋斗在南极谱写更精彩“中国故事”。
极地“五子登科”展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开展南极考察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贡献。四十年来,中国极地考察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广泛参与国际极地事务。建设新科考站是我国积极履行《南极条约》体系相关责任和义务的体现,有力推动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相关的国际合作。依托新科考站,中国与周边其他国家考察站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及保障相关的国际合作,将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作出贡献,为中国参与南极国际治理提供支撑。(范子军)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