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青墩遗址发现50周年,记者现场探访遗址文物——聆听5000多年前江海故事

2023

11-27

14:23

来源

分享

1973年夏天,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社员在开挖青墩新河时,发现大量陶器、石器、兽骨等。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打开了沉睡已久的史册。青墩遗址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江淮东部最重大的考古发现,这里是距今6300—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遗址,也是学界公认的江海文明之源、江海文化开篇之作。

今年正值青墩遗址发现50周年,记者近日前往青墩遗址博物馆现场探访,并来到南通博物苑寻找遗珍,透过它们所隐藏的远古信息,聆听5000多年前江海先民的铿锵足音。

石破天惊

挖出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市南莫镇青墩村内,这里四面环水,是典型的里下河水乡,一组古典的碑亭建筑,是青墩遗址标志亭,告诉人们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安市博物馆馆长吉加明指着碑亭南侧一条笔直的内部道路告诉记者,这就是50年前开挖的青墩新河旧址,当时为解决居民用水需要开挖,后来又填平成了道路。

1973年8月,当地就是在开挖这条河时,挖出了一些坛坛罐罐,还有一些兽骨之类的东西。村民们见识不多,有的说是“龙骨”,有个民工还将一个陶钵捡回家当鸡食盆。

时隔不久,当地一位村民偶然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当看到展馆里陈列的一些陶罐、麋鹿角化石等文物时,随口说了句,“这些东西我们那里多得很”。一句话,被馆内一位工作人员听到,他随即追问,“你老家在哪里?”

这位工作人员就是时年五十岁的邱丰。他是一位画家,当时正供职于南通博物苑,从事文物征集等工作。邱丰很快就与同事一起走进青墩,看到了施工现场那些灰陶、黑陶、麋鹿角化石。经过南通博物苑对出土遗物的采集和详细调查,这里被确定为南通地区发现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1973年到1975年,邱丰先后十多次前往青墩考古,他也因此被称为探揭青墩遗址面纱第一人。

1977年11月,南通博物苑组织相关人员在青墩新河边首次进行了试探性开掘,在两个探方内发现了多种类型的陶器和大量兽骨化石。

1978年春,在国家文物局和文物出版社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邱丰等人介绍了青墩的发现,引起与会者的高度重视。

1978年、1979年两年,南京博物院会同省内各地考古专家及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师生,对青墩遗址进行了面积达490平方米的大规模发掘,先后出土1000余件新石器时期的标本。其中,陶斧、陶纺轮、麋鹿角刻纹与干栏式建筑等文物,震惊了中国考古界。而整个青墩遗址核心文化层有3.5万多平方米,目前正式发掘的只是“冰山一角”。

青墩遗址的发现发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举改变了考古界普遍认为新石器时代江淮东部无遗址的说法,同时把江海平原的历史上推了3000多年。

韶光照野

珍贵文物还原先民生活场景

青墩遗址博物馆紧邻青墩遗址的北侧,在这里,通过实物展陈、图文介绍、视频记录,5000多年前先民的生活场景生动展现在我们面前。面朝大海,韶光照野,勤劳的青墩人在此农耕、渔猎、纺织、饲养、制陶,散发出江海文明的第一道曙光。

带柄穿孔红陶斧属青墩遗址的重要发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中华第一斧”。这件文物的原件藏于南京博物院,目前在青墩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是南通文物部门完全按照原件精心复制的,可以看到其形制和风采。

“穿孔石斧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有发现,但由于柄一般是木质的,埋藏地下数千年早已腐朽无存。因此,考古专家们面临一个问题,石斧和柄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吉加明介绍,这件带柄穿孔红陶斧解决了“世纪难题”。此陶斧外形较小,非实用工具,应该是部落首领佩戴的饰物。在构成上,它分柄和穿孔斧两部分,前粗后细,前端翘起,有浅槽可嵌入穿孔斧。槽后有三孔,可穿绳缚住陶斧,使其固定在槽内,这即为穿孔石斧的装柄方法提供了实物证据,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穿孔技术及榫卯嵌套原理。

馆内展出的红陶鬹和鸭形壶也引人关注,它们器型奇特,质地精良,堪称精美的工艺陶制品。这不但体现了青墩先民已经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对其用途的探究更耐人寻味。专家认为,这些陶器极可能是青墩古人用来温酒、饮酒的器具。而当时的青墩人已经种植水稻,在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显示,这种稻谷偏粳型,适宜用来酿酒。专家认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发现了两处有新石器时代水稻遗存的地方,一处在河姆渡,另一处就在青墩。

江北最古老的“干栏式”木构建筑、亚太地区最早的“鹿角回旋镖”,这些反映远古先民生活状态的典型遗存,都是在青墩遗址发现。

青墩遗址博物馆201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为完善展陈序列,更全面、丰富地展示青墩遗址文化,青墩遗址博物馆特向南京博物院提请调拨部分文物。南京博物院对此大力支持,经过省文物局批准,共调拨200件青墩文物到海安。

记者在展厅看到这批文物中的部分,有新石器时代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之一“石锛”、用于猎取鸟类和小兽的工具“陶弹丸”以及骨镞、骨凿、兽牙等。吉加明说:“这批文物保存尚好的,我们已经增添至展厅里。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修复,争取早日和游客们见面,为大家带来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据悉,为纪念青墩遗址发现50周年,海安市有关方面举办“对话青墩——纪念青墩遗址发现5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发挥青墩遗址当代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墩、走进青墩、探寻青墩。

海安市博物馆副馆长吴爱华介绍,以此为契机,博物馆计划以青墩出土文物为主要内容,设计发行一套“对话青墩——纪念青墩遗址发现50周年”主题纪念邮折,作为主题文创产品,供市民游客收藏。

寻觅古韵

从史前遗珍溯源江海文明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当年曾亲历青墩考古发掘,今年8月,他应邀来到海安,作了《江海文化的开篇之作——从“青墩遗址”到“青墩文化”》的讲座,认为青墩遗址是江海文明之源、江海文化之根。

要溯源江海文明,可以去南通博物苑探访。在新展馆基本陈列的《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陈列》中,“史前曙光”单元中的青墩文物令人瞩目。

这里展出的刻划纹麋鹿角,1979年出土于青墩遗址。角质石化程度不大,角面内侧有两排刻划纹,左排四组,右排两组。有学者指出,该种刻划纹可能是最早的占卜卦画——易卦起源符号,属于易卦的早期形式,可以据此探寻易卦起源地点问题。

陶纺轮,出土于1978年的那次考古发掘,整体呈凸圆形,保存较为完整。该纺轮的一面刻有螺旋纹,中有一穿孔,以供插入木柄或骨柄。它证明了原始纺织的存在,青墩先民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这也可以视作南通“纺织之乡”的源头。

展厅内有几件来自青墩遗址的玉器,是1976年当地农民在自家用地偶然挖掘到,被南通博物苑征集而来。其中的玉琮、玉璧、玉环等,质地纯净,色泽莹润,其材料的选择、雕琢的工艺具有一定代表性。南通博物苑藏品保管部部长王晓媛告诉记者,这几件来自青墩的玉器,有明显的良渚文化特征。江苏不产玉,这些玉器与磨制石器一起出土,表明当时的青墩先民与其他的史前文明是有关联的。

就在我们前往南通博物苑探访青墩文物的时候,适逢邱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展在苑内展出。在展览现场,邱丰所绘的国画《青墩东唐河畔》,与他1973年11月从海安征集到的麋鹿角枝,再次向观众讲述了他与青墩的那段缘。在发现青墩遗址50年之际,邱丰画笔下的青墩水乡风情看上去分外亲切。

记者 张坚 杨镇潇


[编辑: 张姮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