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江苏海门:打好产业“绿色牌” 奏响生态“协奏曲”

2023

12-15

11:15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海门强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番茄日光温室大棚里,红彤彤的番茄缀满枝头。番茄架上方悬挂着黄蓝黏虫板,上下两道细密的防虫网像蚊帐一样拦起屏障。“黄瓜、番茄这些可鲜食果蔬,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种出来的口感好、品质高,价格也比普通的果蔬高出一大截。”公司董事长陆小强介绍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是农业的底色,农业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积极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设等工作,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前不久,海门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连日来,记者深入海门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场、乡村等,一线实地探访农业绿色发展路径。

“绿色+科技”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双翼

海门区常乐镇乐番天果蔬生产基地,一排排整齐的水培管道上,生长着碧绿脆嫩的小青菜,通过智能化循环系统,能源源不断地为蔬菜供应养分。智能温室番茄棚里,通过计算机程序设定,就能自动控制室内温度、湿度、灌溉、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农场依托智能温室、基质栽培设施、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所种植的绿色生态蔬菜直供上海和香港。

海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秘诀在于“绿色+科技”。发布全区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确定了稻茬小麦机械化高产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栽培技术、稻麦周年轮作杂草绿色高效防控技术、油菜优质轻简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设施西甜瓜绿色高品质简约化生产技术、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技术等20多项绿色生产主推技术。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现有69家,涉及青毛豆、速冻玉米、香沙芋艿、海门山羊肉等多个农业产业。

14日,冬日暖阳下,海门区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繁殖研究所运动牧场上,商品羊休闲地吃着黑麦草。新改造的羊舍里,孕羊正躺在院子里晒太阳,小羊羔围着妈妈欢快地跳来跳去。今年1月,海门区枇杷山羊种养农业系统入选第二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依托科研院所,海门聚焦优势产业,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10余项,其中包括海门山羊生态种养系统模式、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利用模式、村域有机废弃物“智流膜堆腐―还田”循环利用与有机肥产业发展模式、以“地方特经作物农事体验+特色水生蔬菜展示+荷鱼生态共养”为核心的农旅产业发展模式等。

绿色、优质日渐成为海门农业生产的主旋律。目前,海门共有绿色食品72个、有机农产品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建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7个,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85.28%。

防治面源污染 农业绿色底色越来越亮

走进海门红杉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一条全新的可降解秸秆育秧基质盘生产线正抓紧调试设备。“这个月就能投产,一直生产到明年5月,两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10万片。”公司总经理秦铭阳介绍说。

夏秋两季,秸秆处理是个难题。2020年4月,红杉树从省农科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引进了最新科研成果——可降解秸秆育秧基质盘技术。油菜、稻麦等农作物秸秆通过切割、浸泡、高温杀菌、磨浆、调浆、成形、烘干等工序以及养分调制程序,制成一片片干净平整的育秧盘,从而替代传统的塑料秧盘。

“用秸秆制成的秧盘不仅能减少用土量,经过处理的育秧盘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水稻苗移栽下地后,秸秆成分会自然分解,快速被土壤吸收,真正做到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秦铭阳介绍,连续三年测产显示,使用可降解秸秆育秧基质盘让水稻增产3%~5%。今年上半年,公司共生产近500万片育秧盘,除本地及周边城市外,还远销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

海门在组织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离田利用的新途径、新模式,鼓励各地充分利用财政扶持政策,发展秸秆“五化”(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技术,使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双提升。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农业绿色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海门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去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3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6.29%,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8.8%。完成农田排灌系统生态化建设试点项目2个。设立13个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23个50亩以上水产养殖主体完成养殖尾水整治。

做深“绿美”文章 绘就和美乡村幸福底色

初冬时节,海门区四甲镇头桥村依旧绿意盎然。错落有致的村居、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绿植环绕的清澈河流、赏心悦目的农家小院……一幅天蓝、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和美乡村立体呈现在眼前。

“以前村里几乎是个老人院,现在环境好了、设施全了、产业旺了,回村的人越来越多。”头桥村环境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17组村民成勇逢人就夸。“我们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头版头条,坚持整治和巩固同步推进,努力打造党建领航、产业兴旺、民富村强、治理有方、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头桥村党总支书记郁浩东介绍,去年以来,头桥村获评“江苏省绿美村庄”“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等称号。

水清岸绿,四处皆景。海门区常乐镇官公河村,一到节假日,从各地赶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在九龙岛文化湿地,穿着迷彩服的孩子在教官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国防教育等军事体验。

官公河村立足本地实际,对九龙岛文化湿地进行提档升级,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知青文化为亮点、生态环境为优势、国防教育为特点,提供旅游产业服务,包含单位团建、休闲垂钓、青少年研学、夏令营活动等,打造线上线下“红色”旅游品牌,平均每月接待10余批次,年接待人数近10万人次,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

“我们将制定出台海门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系列政策文件,全面推动先行区高质量建设。”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倪卫彬介绍,力争到2025年,全区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一批绿色形态的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一批绿色导向的集成技术和发展模式全面覆盖,一套绿色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基本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让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海门农业的主旋律。记者卢兆欣 唐佳美

[编辑: 季肖寒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