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做“活”博物馆,让“文化中枢”担好角色

2024

03-11

10:48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回忆,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如果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与灵魂,那么博物馆就是培根育苗、强基铸魂的重要场所。方寸之间,一览千年。走进一座博物馆,历史便悄然拉开帷幕。目光所及之处除了文物,还有千百年前的春夏秋冬,恰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或久别重逢,或一见如故。唐诗宋词诉说悲欢离合、翰墨丹青绘就江山美景、垂花檐柱承袭中式美学、编钟编磬奏出古乐回响……这些文物里有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更蕴含着生生不息的“东方力量”。近年来,“文博热”的兴起让越来越多人为一座馆、赴一座城,这是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也是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

一种文化要想穿过时间的尘埃发展、传承、壮大,就必须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据统计,目前我国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6565家,并仍以每年200家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数字化的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担好“文化中枢”的角色?“科技”与“交互”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全部馆藏珍贵文物定制数字化“身份证”;在苏州,《画游千里江山》是世界首个拥有实施分层渲染核心技术与时间变换系统的文物主题动态数字长卷;在浙江,中英日韩阿多语种“云上浙博”语音导览小程序上线。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乘着“数字之风”,让文物“走下高阁”“走出深闺”。不断“活起来”的博物馆,让灿烂的文明之光薪火相传。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需要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空间”。曾上过《国家宝藏》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其出土地紧挨如今的江苏省南京市岱山实验小学。南京博物院与小学共同开发博物馆课程,孩子们从一年级起就深受竹林七贤与魏晋风骨的熏陶。随着相关主题的夏令营、研学活动相继推出,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寻和认同不断强化,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日趋加深。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冰冷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用宣讲、展览等多种方式唤醒沉睡的“红色宝藏”,寓教育于情感、哲思,融引导于触摸、对话,年轻人正在一节节“行走的课堂”中不断积蓄红色正能量。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豪情满怀。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它是历史艺术的殿堂、知识堆砌的学校、信息共享的网络。做好博物馆事业,任重而道远。知其所来,明其将往。我们相信,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会继续塑造这个伟大民族的未来。(陈佳博)


[编辑: 俞鑫城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