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29
10:09
来源
南通发布
分享
从原料干燥到成品产出,全程智能化,无需人工操作……走进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号车间,10条生产线仅有5名工人在忙碌……“今年,我们计划投资40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产能、促进研发。”南通新帝克相关负责人马海军说。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助推器”。
中央有要求、政府有政策、企业有需求。崇川用“真金白银”鼓励“存量”工业企业加大技改投资,降低补贴门槛、拓宽补贴范围,同时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崇川区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6.8%,位居南通市首位。
逐“绿”而行,百年电企打造智慧工厂
主汽压力16.2MPa,烟尘浓度1.0mg/Nm³……智慧大屏上,生产数据实时显示走进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位于主厂房三楼的集控室,记者被这里的“智慧大脑”深深震撼。
“公司每年投入资金建设智慧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等环保数据可以通过大屏随时掌握。”公司总工程师黄晋苏介绍,去年公司与南通移动联合打造输煤系统5G+巡检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智慧管理水平。
建设智慧电厂,是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实施技术改造的生动缩影。
今年,公司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继续实施电厂智能化改造、电除尘控制及辅助系统智能化安全升级、输煤程控及辅助系统智能化安全升级、燃料智能化系统改造等四个项目。目前,各项目都在稳步推进。
公司前身是天生港发电厂,由张謇先生创办于1921年。经过多轮跨越式发展,业务范围从传统的火力发电,拓展至热力供应、压缩空气集中供应、光伏风电新能源投资运营等多项业务。从2011年开始,公司聚焦环保、安全、节能、智能化等领域进行技术改造,实施技改备案项目28个,总投资超9亿元。
四大领域的技术改造,推动公司发展提质增效。“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降低了供电煤耗,提升了机组的经济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发电的安全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环境保护水平;提高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黄晋苏侃侃而谈技改带来的“利好”。
煤电机组是发电供热的主要设备。以2022年竣工的两台330MW煤电机组提效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对三大主机之一的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602吨、氮氧化物排放约351吨。该改造项目,获评2023年全国煤电机组节能、供热、灵活性“三改联动”优秀典型案例。
公司驰而不息的技改,离不开崇川区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引导。
结合全区产业特点,崇川区在市级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扩大补贴范围,将水电气等非制造业工业企业全部纳入进来。还主动出资邀请财务和技术专家,免费为企业提供技改项目补贴的咨询、申报、验收,省去了企业自己找第三方的负担。
“政府的支持,坚定了我们推进技改的信心。”黄晋苏说,公司将以技改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流综合能源企业,为周边企业提供更多综合能源服务,营造友好的城市发展环境。
攀“高”向新,新兴产业加速技术迭代
一台台机械臂挥舞着臂膀,将一个个BESC(电子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产品进行装配、检测;设备上安装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着机器的运转……走进比博斯特(江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3楼的生产车间,只见这里“智能化”元素满满。
“这是今年新改造完成的一条ESC全自动装配检测线。”公司南通制造中心厂长刘兴博透露,这条半自动产线经过全自动改造后,除了上、下料,中间所有环节都由机械臂完成,如果过程发生问题,数字化管理系统会及时报警提醒。
从半自动到全自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原来下线一台产品需要55至60秒,现在只要30秒。”
比博斯特于2022年5月落户南通市北高新区的中南高科车创智慧产业园,是领先的汽车智能底盘解决方案供应商。
落户以来,比博斯特已顺利研发并量产了BABS(制动防抱死系统)、BIBC(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BESC、BEBS(电液式线控制动系统)、RV-EBS(挂式房车电子制动系统)五款主要产品,成为国内同行业创业型公司中的龙头企业。
“随着市场的产品和技术在不断更新,根据客户需求,我们不断进行技术迭代。”
敢闯、敢干、敢尝试,比博斯特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今年,比博斯特投入4000余万元对公司产线进行技术改造。除了ESC全自动产线的布局,还对所有产线的螺纹检测环节加装视觉检测工序,同时改造部分产线的工装使其能够适配更多产品。
“螺纹检测是产品下线前的一个环节,我们新增了两台小型相机,能够更好地发现产品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可靠性和良率。”刘兴博介绍,今年公司在手订单饱满,预计年产值可超3亿元。
近年来,崇川区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生命健康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宽相关企业的技改补贴比例,最高增加至15%。
“今年是企业第一次申报技改项目,政府及时告知需要准备的资料和申报程序,并热心指导技改。”刘兴博透露,政府的技改资金“滴灌”与保姆式服务,成为了企业敢于技术革新、不断做大做强的有力后盾。
生产“智”变,传统纺织企业提档升级
自动裁床上,整匹布料被又准又快地裁剪成形;单件流水线上,布料通过传送带快速送达下一站;包装车间里,从纸板喂入到完成封箱全部自动化完成……
22日,记者来到南通耀涵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自动裁床、自动卷袖、自动开袋机到自动压烫机、智能包装机,眼前各类正在“忙碌”着的智能设备,刷新了常人对传统服装行业的认知。
“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使用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障了产品质量。”企业合伙创始人张永娟说,今年一季度,公司又投入近200万元,引进了智能立体仓储系统、智能开箱和封箱设备,并升级了单件流水线。
耀涵兴智能科技位于市区睿谷生态科技园,创建于2012年,历经10多年发展,公司从一家简单的服装加工厂,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服装企业。年生产各类内外贸服装300万件,产品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更远销欧美。
“在手订单已排至年底,今年上半年同比稳中有进。”张永娟表示,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不断进阶的智能化生产链,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服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张永娟坦言,南通的纺织服装企业不仅要和国内企业一争高下,还要面对东南亚企业的竞争压力,“东南亚企业劳动力成本低,对于欧美日客户来说,还有关税优惠。”
市场倒逼企业不断“智”变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以单件流水线为例,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工序,如今集中一处,通过流水槽进行运送,有效减少等待时间、提高了物料传递效率。张永娟介绍,“比如一件衬衫,在单件流水线上,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出货。”一次,一家海外客商的风帽拉链衫走俏市场,客商临时加急下单补货,正常情况下需要两周完成的产品,耀涵兴智能科技仅用3天完成出货。
推动制造向“智”造升级,崇川区降低门槛,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在崇川,新设备投资额在100万元(含)以上的技改项目,即可按新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
在崇川区工信局上门辅导下,耀涵兴智能科技计划今年申报相关补助。
“我们持续加大技改的信心更足了。”张永娟介绍,公司占地600平方米的智能立体仓储系统正在安装调试,该系统采用扫码入库、用机器人调取物料,实现现代化、自动化的仓储管理,“6月底投入使用后,企业的物料将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相关工作效率将有望再提升65%。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