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如皋市:把就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2024

06-14

09:53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如皋人社部门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系统谋划“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前置就业服务端口,夯实就业帮扶举措,党建业务深度融合,让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更贴近老百姓的心头,使群众真正享受到“就在身边”的幸福感。

立足需求夯实载体

老百姓的需求是公共就业服务的方向。如皋突出便捷高效工作理念,把服务触角延伸到需求末端,提升群众就业服务感知度。

“标准站+特色站”,扩大服务覆盖面。2023年,立足基层实际,筛选就业困难人员多、帮扶需求大的社区(村)开展服务站创建,设立就业服务专窗,完善信息采集、岗位发布、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今年,在继续打造标准站的基础上,鼓励各站点结合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打造特色站,“一周一楼”工作法、政策宣传前哨、社区“微工厂”送岗新模式等创新的点子层出不穷,一批嵌入群众身边、服务便捷、亮点鲜明的就业服务网点正在如皋城乡大地落子布局。

“大数据+铁脚板”,确保服务底数清。辖区劳动力有多少,登记失业人员有多少,就业困难人员还有多少……通过比对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数据,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基层工作人员上门入户开展信息核对,建立就业援助台账,掌握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确保底数清、愿望明、政策懂、信息通。目前,已累计兜底帮扶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781人,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20人,调查走访失业人员1405人。

“全流程+专业化”,提升服务精准度。服务站细化明确了信息采集、政策宣传、求职登记、就业援助、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社保代办、调解维权等9项服务。联合万达广场举办小型招聘会,在城乡公交车上滚动发布招聘会信息。专业职业指导员常态联动企业人事在“如皋就业”抖音号开展“带岗直播”活动,与求职者谈前景、谈面试、谈政策,今年的3场直播吸引观看人次超10万,互动达2000条,“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在新媒体的带动效应下更显活力。

贴近群众就近服务

“阵地建在家门口,队伍沉到网格里,服务送到心坎上”是如皋“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建站目标。各站点充分激发内生动力,为群众提供触手可及的就业服务体验。

“一周一楼”蹚出联系就困群体新路子。如皋主城区的孔庙社区依托创立的“一周一楼”协商工作法,聚焦老百姓关心的就业、社保等民生问题,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第一时间掌握就困人员需求开展帮扶。单身一人的冒先生患有社交恐惧症,仅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艰难维持生活。今年3月,母亲因病离世,他生活陷入困境。服务站站长、社区党支部书记储湘君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联系物业公司,为他争取到一份小区门卫的工作。熟悉的环境有助于冒先生融入社会,让他切身体会到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给予的温暖。

城郊接合部的就业驿站政策宣传更精准。位于城郊接合部的城北社区,背靠国家级经开区,企业多,流动人员多,招聘需求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利用数字赋能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开发小程序提供高效就业服务。社保补贴、创业奖补、技能补贴……在这里都可以便捷地查询到办理流程,让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落实就业政策。目前,已累计发布各类政策宣传和岗位招聘信息352条。

村里的“微工厂”把岗位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现在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进厂上班赚钱……”如城街道老南村数名妇女在村里一家加工厂生产车间边忙碌边感慨道。“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集体闲置资产进村建立“微工厂”,将就业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帮助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服务站的就近就业服务让老百姓感到暖心、贴心。

党建引领完善机制

如皋人社部门始终把党建引领“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作为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着力点,推动就业服务下基层、见实效。

强化目标导向。在年度工作中明确“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目标,建立月度走访、季度通报、年度评比的考核机制,确保建站工作镇(街道)有人负责、专项督查有力、全年目标可实现。对积极参加省级特色站创建的站点,根据其工作成效在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中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设立服务网格。在服务站辐射范围内设立若干网格,由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担任就业服务网格长,把基层工作人员嵌入网格服务圈,按照职业指导、政策宣传、招聘服务等进行网格内工作分工。

提升服务能力。每年组织100名协理员开展脱产业务提升培训,在窗口业务技能大比武中向基层倾斜,给一线窗口工作人员更多展示机会,培养了一批扎根基层、业务精湛、服务意识强的人社力量,有力夯实了一线服务质量,让群众在党的就业惠民政策中有真实感受。

让就业服务更贴老百姓的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南通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不断推动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把便捷、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目前,全市已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62个,帮扶10609名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等五类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我市各地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助推就业(上)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竹行街道世家社区在全区率先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推进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打通基层就业服务“最后一米”,架起党群“连心桥”,切实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就在身边”的幸福。

搭建平台 夯实根基

世家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依托“残疾人之家”站点,构建“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模式,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更好、更快实现就近就业。服务站集工作间、阅览室、康复室、餐厅、休息室于一体,设有“零工招聘信息专栏”,通过匹配用工方和求职方需求,多渠道收集季节性、临时性和阶段性等用工信息,做好零工用工调剂,搭建多渠道灵活就业平台,为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残疾人提供一些可兼顾家庭、时间灵活、劳动强度低的非全日制岗位,实现重点困难人群不出社区即可就业的愿望。

量体裁衣 双向奔赴

“残疾人群体不能被边缘化,更不能被就业市场遗忘。”世家社区党委书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站长吴兵跃坚定地说。服务站坚持“三员”促“四送”、“五心”惠万家的服务模式,让“人找政策”变“政策找人”,推动企业招聘与居民就业实现“双向奔赴”。

服务站利用“大数据+铁脚板”精准锁定就业困难群体,安排服务专员跟踪摸排,掌握情况、了解需求,开展精准帮扶。走访辖区周边企业,挖掘岗位,先后走访星源材质等10余家周边企业,筹集到“家门口”就业岗位400余个。为寻找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活儿”,服务专员走遍附近区域,但能提供的企业少之又少。经过不懈努力,联系到区内安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5名残疾人提供一份长期的手工活——做腰枕气囊配件,既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困难,又实现了自我价值。

融入社会 书写精彩

世家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把帮扶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全方位推送用工信息,及时将信息送到重点群体手中,将培训教室搬到家门口,提供暖心就业帮扶,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做生活的强者,书写精彩人生。

心理辅导,放下“负担”。服务专员在排摸走访中,发现世家社区内一位残疾人士,家中老人还患有重疾,经济十分困难。工作人员专门帮她在“残疾人之家”找到一份适合她的手工制作工作,但因其比较敏感、自卑,害怕与社会接触,不愿走出家门。工作人员数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鼓励她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融入社会。现在其每月有近两千元的收入,实现了家庭增收,缓解了压力。

就业培训,拿起“技能”。服务站根据用工需求,结合掌握的重点群体的年龄、文化层次、就业需求等因素,因人施策,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已先后举办了1场“暖阳赋能共享美好”残疾人技能培训、1次“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到家活动、5场面对面就业指导。

恢复希望,逐梦“前行”。服务站除了提供工作岗位,也千方百计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在节假日举办特色活动,不定时邀请中医康复理疗师讲解养生知识、做康复操。这些让残疾人士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热情,也对服务站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编辑: 姚沁辰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