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6-26
10:30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我市孩子近视后,家长采取了哪些措施?专家对预防和治疗近视有哪些建议?24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救眼神器”名不副实——
一些家长反映孩子用了不见效
“儿子小学五年级就近视了。虽然我们平时再三提醒小家伙要注意保护眼睛,可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戴眼镜的命运。”半年前,家住崇川区虹桥新村的贺女士听信广告宣传,网购了一台1000多元的智能近视眼治疗仪。“用了半年多,孩子的近视并没有得到有效矫正,甚至近视度数有所增加。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做家长的,心里真是不爽。”24日下午,贺女士说起为孩子购买“救眼神器”一事,不住地叹气。
更令贺女士郁闷的是,她请了一名专业人士鉴定后,发现购买的智能近视眼治疗仪没有厂名厂址。也就是说,她想找厂家讨个说法都难,而涉事电商早已从平台撤出。
事实上,贺女士所遇之事,并非孤例。
在市区一家企业担任销售经理的祁先生,看到上初一的女儿近视度数不断加深,爱女心切的他急得不得了。经朋友介绍买了价值700元、号称含有叶黄素的护眼贴。
“女儿每天睡觉前用一副,一开始感觉还不错。但是坚持大半年下来,并没有看到实际效果。后来,女儿说眼部出现了干痒症状,吓得我赶紧叫停。”祁先生告诉记者,“后来,我向一名眼科专家咨询得知,市场上很多护眼贴都号称含有叶黄素,但目前医学界并没有文献可以证明叶黄素与近视防控有直接关系。”
不少家长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各类“救眼神器”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其中哺光仪成为近视防控市场上的宠儿。一哺光仪销售商家称,97%的人使用后能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其中视力有好转的人占60%以上。但事实上,哺光仪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记者线上线下探访——
购买“救眼神器”还得悠着点
合格的护眼灯对于正在上学的萌娃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一些护眼灯的功能被不断夸大,甚至被渲染成“救眼神器”之一。
在大有境的一家大型商超内,记者发现各个品牌的护眼灯价格悬殊不小,贵的过千元,便宜的一两百元。并且,几乎所有的护眼灯都强调“国AA级照明”“智能学习管理”“360度超广角照明”“无频闪无蓝光危害”……有的护眼灯灯杆可升可降,有的还有镜面效果。
正在现场盘货的商超理货员告诉记者,相对而言,价格越贵的护眼灯,家长觉得越安全,所以往往卖得更好。
护眼灯真的是越贵越好吗?市一院一名眼科医生告诉记者,目前,护眼灯并不像一些广告中所说的“不会频闪”,而是频闪频率比较高、人们肉眼不能分辨而已。因此,从专业人员的角度来看,护眼灯功效并没那么神奇。
眼部按摩护眼仪、儿童近视训练仪、视力矫正护眼仪……各种各样的护眼仪,同样抓住了家长为孩子治疗近视的焦虑心理,在网上电商平台卖得风生水起。
记者与售卖一款定价1000多元的“最新款智能近视眼治疗仪”的网络平台商家进行了联系,卖家介绍,这款治疗仪能治疗各种近视、改善屈光度、物理动态矫正,还有屏显和语音提示等一系列人性化的提醒功能……并且,对方还特别强调“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然而,记者在采访一家品牌近视治疗仪的生产商时,他却表示:不支持销售该产品的电商关于“有效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表述,不认可这种涉嫌误导的说法,这是因为此类产品只能说具备一定的疗效,并且还因人而异。
专家提醒科学护眼——
警惕“救眼神器”产生副作用
“真性近视逆转,彻底康复,摘掉眼镜!”……为迎合家长对孩子防控近视的急切心态和焦虑情绪,市场上打着“救眼神器”旗号的产品层出不穷。
护目仪、护眼按摩贴、近视贴、智能治疗仪……五花八门的“救眼神器”不乏价格不菲者,但爱子心切的不少家长仍抱着希望,为孩子选购使用。
能“救眼”的网红产品靠谱吗?24日下午,记者带着市民们关心的问题,采访了通大附院眼科主任医师程新梁。
“如果从国家目前公认的权威分析数据来看,各种使用物理手段针对近视进行的理疗仪器或设备,没有百分百有效的,有的甚至还有一定的副作用。作为眼科医生,目前在针对近视眼的预防和治疗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户外运动很重要,每天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适度锻炼,最好能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孩子的身体会产生多巴胺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以延缓近视的进展;孩子的写字姿势要注意,要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出现近视后,孩子要到医院尽早检查,条件允许的话可用0.01%低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滴眼。至于哺光仪,目前眼科医生的共识是一般不用,如果要用也要谨慎使用,定期到医院随访观察,防止视网膜出现光损伤。”程新梁介绍。
程新梁同时强调,由祖国传统针灸推拿而衍生出的眼保健操也具有较好的预防近视、延缓近视发展的效果。
对于不少药店推荐的“叶黄素治疗近视”一说,程新梁不予认可,因为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医学界证实。
本报记者周朝晖 奚柯柯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