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7-16
08:55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入职后,我享受到了落户补贴、生活津贴和购房补贴,如今已在海安结婚买房定居。”昨天,在江苏铁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项目部,设计师储宇正和同事一起调试设备。他去年进入铁锚科技从事技术和研发等工作,目前和同事共同研发一款机械手,可在核辐射极端环境下的实验室里,自如地进行夹取、收集等操作。
人才竞争,说到底是创新创业生态的竞争。早在2010年,海安就全面启动“525”人才工程,目标用5年时间引进250名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50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50名高层次管理人才、25000名高校毕业生、25000名蓝领技能人才,同时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
海安悉心栽培“梧桐树”,引得“人才”驻。人才政策历经六轮迭代升级,累计有4120人次享受到政策补贴。2023年度海安财政兑现“海安英才”计划各项配套政策经费共计3682.42万元,较2022年增长21%。
互相成就,城市与人才共成长
兴业之策,人才为先。从2010年开始,海安开始系统地出台推动人才引进的激励和扶持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来海创业人才各类购房、租房、税收等优惠,鼓励柔性招才引智,建立“双招双引突击队”,定期赴外举办“双招双引”洽谈活动,实施“人才绿卡”工程……
海安围绕产业链集聚“产业英才”,一系列政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5年,海安工业应税销售额在南通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工业亿元企业数、规模企业数多年雄踞江苏第一方阵,还涌现出联发集团、天楹集团、鹏飞集团等一批行业“单打冠军”。
海安日益成为一座充满活力、蕴藏潜力的创新创业之城。
城市和人才最好的关系就是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江苏博联硕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特种焊接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内许多龙头企业、各领域领军企业都达成合作。与来到海安的众多人才一样,南通市“江海英才”、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江苏博联硕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桂龙,除了享受到最为关心的住房、医疗、生活等各项贴心政策外,更惊艳于海安优化营商环境和招才引才的决心和力度。去年,王桂龙带领人才团队,研制出超大型高温高压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高精密微通道连续流微反应器等新产品,成功打破国外企业技术垄断。上半年公司所签订单已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60%。
多方支持,让好项目轻装上阵
位于南莫镇的南通创众科技有限公司,是土生土长的海安人李虎松于2018年创办,主要从事纸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发展初期,企业亟须资金扶持。
海安在推进人才工作中发现,很多像创众科技这样的人才项目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企业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
2019年,海安市对人才政策进行第四次更新升级,着重强化金融支撑作用,填补金融人才政策的空白。
“很幸运,在企业创办初期,我们就入围‘海安英才’计划,取得了启动资金补贴。”李虎松很是感慨。此后,海安出台“人才新政40条”,加大人才金融扶持力度,一方面与部分银行合作推出“人才贷”,对初创期的人才项目给予纯信用贷款,另一方面,市政府对支持的人才项目贷款给予100万元额度的贴息,让好项目轻装上阵。仅2023年,海安的人才企业通过“人才贷”业务贷款就超亿元。
大力的人才政策扶持、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各地英才来到海安创新创业。江苏弘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家级领军人才、省“双创人才”刘劲松博士,江苏繁华玻璃有限公司国家级创新人才王群华博士、中国天楹集团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李要建……高层次人才蜂拥而至,为海安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
“目前企业正面临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想搬迁到海安中心区镇,请问能不能协调予以解决?”每到南通“人才日”,海安都要组织青年科技人才等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许建平,受“双招双引”政策吸引,从上海来到海安创业。他实施的人机协作工业机器人项目,仅用了三年,就使得公司产值从几百万元猛增到2亿多元。
服务升级,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去年年底,海安聚焦“人才强市”发展定位,对原有人才政策进行了第六次优化升级,出台新一轮“人才强市30条”,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新一轮“人才强市30条”覆盖范围广,在对象上,既有院士等顶尖人才,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也有普通高校毕业生、蓝领技能人才,还包括外经外贸、城市建设和民生基础人才,并对人才关心的人才公寓、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问题,做到精准回应、精准保障;在环节上,涵盖了人才创新创业初始期、发展期和成长期各阶段启动资金、创业场地、银行贴息、上市奖励等多项支持,且条条是“干货”,款款能“落地”。“海安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创能电气科技(南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乐斌感慨,他正是考虑到海安优越的引才政策、营商环境,才将企业和创业团队整体从上海搬迁到海安市大公镇。去年,公司开票销售突破2亿元。
上月,海安召开科创委(扩大)会议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加强要素集成保障,进一步拓宽科创人才项目招引渠道。例如,将启动实施人才要素保障提升“千百”工程,即3年内柔性引进1000名左右专家教授与当地重点产业链企业进行深入合作,100名左右科教类乡贤投资或者推荐科创人才项目落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形成在长江口产业协同创新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从近三年政策兑现情况来看,个人兑现金额占比逐渐攀升,本科生兑现人数明显增加,硕士以上学历兑现人数也有所增长。”海安人才中心主任唐伶俐分析,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来海安就业创业,并享受到了相关人才政策。
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蔡诚 徐蓓 缪啸岑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