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通州石港以多样的乡村新业态,丰富“渔湾水乡”内涵——“串珠成链”,解锁农文旅融合密码

2024

08-09

09:26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7月31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通州区石港镇睹史院村老家菜地顺利完成基础升级改造。村党委书记镇永忠告诉记者,后期会完善田园露营项目,并种上应季的蔬果,让游客在绿意盎然中尽享田园野趣。

近年来,通州改变思路,立足石港自然水域地理特色和人文历史深厚底蕴,由“打造石港渔湾水道纯旅游线路”转变为构建乡村产业发展特色格局。“醉花田”绿植迷宫、占地75公顷的“老家菜地”、圣耕园农业科普研学基地等乡村旅游项目先后落地,绵延15公里的渔湾水道串起了农文旅“珍珠链”。这条农文旅线路通过新业态与旅游相结合,有效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2023年,睹史院村集体可支配收入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6万元。

15公里渔湾水道串起“珍珠链”

盛夏时节,万物丰茂,睹史院村处处显生机。从空中俯瞰,一条渔湾水道蜿蜒,从西北角至东南方,穿村而过。村内河网沟塘纵横交错、星罗棋布。

“睹史院村因水而生,却也因水而困。全村5600亩耕地一度被密布的河网分割成8000多块大小不一的散田,农业规模化种植道路走不通,工业基础又不好。怎么才能富民强村?”睹史院村探索出一条“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道路。

渔湾水道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原生态湿地,15公里水道蜿蜒曲折,拥有如桃花源般的自然风光。“2015年,渔湾水道一经开放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多的时候一天得有二三十辆大巴车。睹史院村的发展有了盼头,但只有一条河道还不够,何不水陆协同发展,从一条河道的兴盛到一片区域的‘多点开花’?”村两委班子又有了新的发展思路。

沿着渔湾水道,睹史院村陆续打造了“醉花田”绿植迷宫、“凤凰”图案老家菜地、圣耕园、田园露营、文天祥纪念馆“丹心园”等乡村旅游项目,连点成线、相互映衬,形成了处处皆景、生态宜人的水美乡村旅游“珍珠链”。

近年来,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睹史院村对渔湾水道进行了水下木桩护坡、栽种水生植物等升级改造。目前正在升级游客码头、维修游船等,并实现河道监控全覆盖,计划于今年国庆期间再次对外开放。

“粒粒珍珠”璀璨夺目共同发展

沿着渔湾水道,拐几道弯,眼前豁然开朗,正是升级中的老家菜地,以“凤凰”为图案,在不改变农业用地性质的情况下,夯土为路,铸篱为墙,凤凰为景,菜园为基,建有凤凰步道和风铃廊道以及各式菜地,实施露天管道雾喷蔬菜栽培技术,将农旅参观、农事体验、田园采摘、电商销售、小区配送等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农业景观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前老家菜地凹凸不平,试运行了近3年,菜地上的田园露营项目不能很好地利用空间,并且种植区也因地势高低导致产量不高。”镇永忠说,升级后的老家菜地空间布局上将更加合理,种植区不仅能增加面积,还能提高产量;露营区也会更加完善,尽可能让游客玩得开心。

“醉花田”绿植迷宫是睹史院村“市外田园”乡村农旅一体化项目中的新景点,等到春光明媚或者秋高气爽的时节,站在高高的瞭望台上,清风吹过,风铃声清脆动人,全村风光尽收眼底。

睹史院村村史馆白墙黑瓦,呈现出一种古朴的气质。“2021年,结合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省最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打造,我们改造了村史馆,免费对村民游客开放。里面陈列了我们村的历史由来、故事典籍、名人事迹等,反映了村庄的变迁过程和建设成果。”镇永忠介绍,村史馆不仅是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文旅产业的优质资源,目前已接待参观5万余人次。

新农人各显神通为乡村赋能

建设新农村,依靠新农人;吸引新农人,发展新农村。

7月20日,顺着渔湾水道再往前,一座崭新的咖啡屋矗立在田园间,门口停放着数辆造型炫酷的摩托车,屋前的大草坪上露营帐篷一字排开,让这古朴的乡村增添了一些现代气息。跨进大门,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扑面而来。

老男孩咖啡机车营地的创建者刘李彬是个“90后”,年轻且很有想法:“咖啡、机车、田园的组合,有点天马行空,建成后才发现丝毫不违和。”

在老男孩咖啡机车营地,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搭配咖啡、机车、阳光、草坪,让游客从田园乡村“一秒”切换到现代都市。截至目前,营地搭建咖啡、简餐、露营、团建等项目,引流5万人,通过合作经营,年收益12万余元。

大学生王佳杰返乡创业,建成圣耕园农业科普研学基地,利用老学校等集体土地资源开展村企合作,承接中小学校外劳动实践和农业科普研学,接待学生8000余人,年收益7万元。

网络主播杨露露回乡办起“陈窑里”农创客直播间,仅半年多,就为当地村民带货350余万元。

即将运营的“烟火人家”田园野餐项目预计年收益8万元。村里还将打造非遗服饰汉服馆、“乡下小院”网红民宿、“海棠下”星空营房、电商培训中心等,以更多样的乡村新业态,丰富线路形式和内涵,吸引更多人走进睹史院村,回归田园生活,爱上渔湾水乡。

本报记者 徐爱银 任溢斌

本报通讯员 杨玉秋


[编辑: 姚沁辰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