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青龙港书写长江口蝶变传奇

2024

08-27

10:38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一边芦苇簌簌,江水滔滔;一边水杉成林,草木葱茏……初秋时节,夜晚的青龙港畔灯火辉煌,人流如织,大家吹江风、赏江景,这里已成为火爆海门的“小外滩”。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点位之一。

1900年,先贤张謇开通了青龙港至上海十六铺码头航线,青龙港曾是通海地区人们前往上海、苏南等地的重要通道。1999年,服务长江两岸客商近百年的青龙港正式闭港。2021年,作为沿江生态景观带工程示范项目的青龙港生态绿地项目全面启动,百年老码头重获新生。

如今的青龙港工业园区乘着“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东风,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集聚上市型、总部型、科创型项目,让生态更有颜值、产业更具“研值”。今年,青龙河整治工程作为正面案例再上长江经济带环境警示片,青龙港成为海门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的窗口。

清污除乱

环保短板变生态样板

从高处俯瞰,青龙河南北走向,北起运盐河南侧,南至长江边,流经三厂工业园区、常乐镇、四甲镇等3个区镇。因泓沟两侧长满了芦苇,蜿蜒数十里一片青色,河口两座土窑好似龙眼,青龙河由此得名。

1919年,近代先贤张謇创办的大生三厂出资4万余两白银在青龙河的入江口门修建了青龙港船闸,原名“会英船闸”。以后的一个世纪,青龙港融入内河航运的大动脉,先后开辟了十条航线,包括五条长江航线和五条内河航线。时至二十世纪末,长江下游建设了多座跨江大桥,江上航行渐渐被替代,1999年青龙港码头停止运行。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来,青龙河沿线工厂码头林立,大量居民沿河而居,生产、生活污水和各种污染物进入河道,青龙河水质和沿线环境逐渐恶化。2019年9月,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了青龙河三厂工业园区废水直排问题。

青龙河之痛,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为保护“母亲河”,2019年,海门把青龙河整治作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的“一号工程”。以河道清淤疏浚为突破,对青龙河及支流进行疏浚,疏浚长度8.9千米,清淤总量14万立方米。以拆建结合为关键,对18家“散乱污”企业,14个港口码头,11家“三场一站”完成整治。

“针对青龙河水质问题,我们成立了青龙河现场整治指挥部,部门区镇联动、条块结合,抽调区镇和部门50余人组成10个工作组,累计投入近4亿元,围绕7个方面、13项整改措施,彻底将青龙河从‘短板’打造为海门‘样板’。”三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胜回忆说,整治的7个方面主要包括青龙河沿线排污口排查整治、青龙园区安全环保提升整治、沿线生活污水接管、“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场、码头堆场专项整治以及长效管理。

2020年,经过8个多月聚力攻坚,青龙河整治成效显著,沿线各类污染源排放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水环境保护的氛围已经形成,截止到2023年青龙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

产业转型

绿色经济成发展引擎

“化工围江”、岸线被占曾让三厂青龙化工园区“滨江不见江”。化工是支柱产业,如何破局?青龙化工园区兼顾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走出一条以思维“腾挪”、空间“腾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该区不惜“断臂求生”,将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15家化工企业全部关停或者搬离,试图破题。

容汇通用锂业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动力电池材料,是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的“独角兽”企业。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飞速发展,该公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风口期,但由于地处原青龙化工片区,企业发展空间受阻。随着青龙化工片区取消定位、化工企业关闭,容汇通用锂业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谁拥有绿色谁就拥有明天。”这已成了江苏慧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平的座右铭,他介绍,企业在固废处置、废水处理、项目技改等方面投入上亿元。去年,三厂工业园区支持其利用周边退“化”的闲置资产,建设国家级创新药实验室,并由原料药向成品制剂药拓展。当年江苏慧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省级“2023年度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名单。今年1—7月企业应税销售额3.65亿元,入库税金0.31亿元,高质量发展再次跑出加速度。

青龙港的蝶变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上。近年来,三厂将退“化”减法变为转型的乘法,做深做活转型升级大文章,将园区打造成为上市企业、总部企业和科技企业基地。在化工企业整治中,对片区内化工企业该关闭的坚决关闭,将腾出的空间留给优质的成长企业;能转型的全力扶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以青龙化工片区地块成为沿江景观带、科创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契机,动员有上市潜质的化工企业搬离生产环节后,将总部留在三厂。

思路改变后,岸线空间腾退更需要科学谋划、精心布局。目前,原青龙园区内仅保留下来容汇通用锂业、慧聚药业、常海食品、埃夫科纳、瑞一医药5家优质企业,涉及生命健康、新材料、功能性食品等新兴优势产业。

植绿筑景

旧时码头焕时代朝气

站在亲水平台前,吹一吹江风;坐在船舶造型的木椅上,与老友闲聊……日前,青龙港畔的文化夜市热闹非凡,众多市民和游客坐在江边吹江风、吃美食,感受着初秋的繁华和烟火气。“化工园区变生态景区,环境一改老百姓的幸福就来了。”青龙港的蝶变让老三厂人王辉深有感触。

思维“腾挪”、空间“腾退”迎来的是“绿色”新生。随着青龙河治理推进,海门把绿色作为发展的鲜亮底色,利用青龙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加紧文旅产业的规划和开发,着力实现青龙港提档升级。

2021年,海门区开始实施青龙港生态绿地项目,并将其列为海门沿江生态景观带的先行示范段工程,总投资1亿元,建设青龙港生态林地52万平方米,完成河道景观绿化5万平方米。着重凸显张謇文化和青龙港老码头的工业文化,工程内容包括景观绿化、堤顶道路、亲水平台、生态停车场、核心区保留建筑物修缮改造等,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沿江生态廊道。此外,海门有机整合张謇遗迹资源,科学规划设计了全长46.8公里的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而青龙港生态公园正是记忆轴的起点和源头。

曾经的青龙港是启海人去上海的必经港口,记载着老一辈去上海淘金的梦想。现在的青龙港已经从沪上淘金梦始发地,幻化成了抚今追昔的休闲观景地和新晋网红打卡地。仅今年以来,景区迎来游客15万人次。

如今在青龙港1806景区,不少人会在“青龙港”字样前拍照,回忆着曾经,感叹着岁月如梭。远嫁南京的杨晓芳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她坐过很多次轮船去上海,往日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趁着回家探亲她和老伴一起来到青龙港,追忆往事。杨晓芳说:“青龙港码头改造后,还能看到原来的样子,不过比以前漂亮多了,还有栈道和驿站,建设得都不错。”

“携一份憧憬,寻觅我幸福的港口,看十里江堤,一幅锦绣彩绸。青龙河畔又会与谁的目光邂逅?登上望江楼,唱一首壮志已酬。”正如歌曲《青龙港之恋》所唱,如今的青龙港依旧浪涛奔鸣,她正带着旧时的容光,焕发着新时代的朝气。

记者 袁晓婕 黄天玲

[编辑: 季肖寒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