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民生 > 正文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江苏通州:改革创新,绘就多元发展新图景

2024

09-20

10:56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19日召开的南通市通州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方方面面,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牵引,民主法治、文化、民生、生态文明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改革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各领域的深化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整体进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全面准确把握中央要求,按照省委、市委全会部署,紧密结合通州实际,切实抓好改革任务推进落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通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交通先行 广纳人才

放大优势抢抓机遇

9月14日,在北沿江高铁南通特大桥跨青年东路连续梁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作业,预计10月15日跨青年东路连续梁施工结束。目前,南通特大桥桩基完成100%、承台完成95%、墩柱完成92%、连续梁完成70%,计划今年年底完成通州区桥梁主体下部结构及连续梁工程施工。

北沿江高铁南通段是南通“八龙过江”交通格局中继苏通、崇启、沪苏通、张靖皋、海太之后,第6条落地实施的过江通道,对南通、通州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交通,不仅是触发城市兴起的决定性力量,更是推动城市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改革创新,也在不断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抢抓“‘跨江融合’交通强国”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机遇,牢牢把握交通大发展、大建设的黄金窗口期,加快打通交通发展“大动脉”,畅通“毛细血管”,以路网构建发展脉络,全力推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速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

奔腾不息的长江之上,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巍峨耸立。南通西站与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同步开通运营,缩短了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打通了“向南铁路不通”的交通瓶颈。盐通高铁的通车,则让整个东部沿海大动脉彻底贯通,“轨道上的通州”呼啸而来。通洋高速、锡通高速、宁启铁路二期相继建成通车;东沙大桥及连接线、225省道新线、345国道南通东绕城段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全线通车,通州初步形成“一横三纵”高速路网布局,全面建成接轨南通“十二横十纵”路网体系,开启通州大交通时代新纪元。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州还全力打通农村公路“毛细血管”,激活经济发展“神经末梢”。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农路资金超12亿元,实际管养农村公路3200公里,新建及提档升级农村公路近70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61座,成功创建省级县道文明样板路两条共25公里,省级“美丽农村路”2条、省级“平安放心路”3条,省级农村公路管养示范镇1个、省级农村公路管养达标镇8个。针对农路养护难题,为了把对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给百姓营造便捷、舒适、畅通的出行环境,通州首次创新使用“复合搅拌就地热再生”工艺,对原有路面快修整、旧材料进行现场100%回收,重新搅拌混合成新的沥青料,实现现场“零废料”,进一步提高公路维修过程中的环保系数,降低维护和修复的成本与频率。

农路四通八达

改革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人才。通州加大以政策、平台、服务等资源聚才引才的力度,通过创新人才评价、升级引才模式、优化服务保障,营造适合各类人才成长的一流生态,将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连续12年实施“510英才计划”,目前已累计资助人才项目372个,资助总额近4亿元,共跑出42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上市入轨企业,5家人才企业完成超亿元融资。同时,对人才载体等硬环境进行一系列“提档升级”,重点建设光电产业园、信基智谷产业园、赫联产业园等高端创业平台,漫柏人才公寓389套房间已装修一新,这些成为人才集聚、人才留通的有力“助推器”。

路通,人和,百业兴。随着路网脉络、人才政策日益完善,通州迅速把区位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展露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市政基础建设持续升级,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和“中国工业百强区”,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优化营商 聚链强链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近日,通州区数据局联合通州生态环境局同步将环评批复及排污许可证当面送达南通弘峰新能源机械有限公司,这是通州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改革以来首个在同一天完成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证核发的项目,标志着该企业非标零件技改项目即日起可投入试生产。

按照传统审批模式,排污许可证应当在取得环评批复后申请,且需经生态环境局多方会签才能通过,耗时较长。通州区数据局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方案要求,认真梳理落实通州区营商环境改革事项清单,会同通州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改革路径,从“被动审批”转变为“主动服务”,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双证齐发”,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州速度”。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执政理念、治理水平、行政形象的综合体现,当前,营商环境正成为地区、城市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主赛道。在这个赛道上,通州也必须永不满足、勇立潮头、永争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持续擦亮“万事好通、周到有解”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多项创新举措、实践经验获全省推广:连续两年获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成效明显地区”;“互联网+政府采购,开启政府采购助企发展新路径”入选2022年政务诚信建设创新举措;“前期策划生成,拿地即开工”、多部门联动推进“多测合一”实现测绘成果共享,入选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典型经验做法。

营商环境“一通百通”,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实行“赛马制”招商,推动“3+2”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建设呈现链式引进、多期叠加新格局,产业强区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通州累计新开工华电热电、生益科技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300个,计划总投资超1200亿元,其中,“一主一新一智”三大主导产业项目占43.5%。通州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南通高新区一角

聚链强链,抢抓新赛道新机遇,通州坚持三大主导产业方向,深化“链长制”招商模式,依托25家链主企业,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8条重点产业链前延后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全力打造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及高辨识度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数智转型”,增强创新动能,壮大实体经济,为把通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提供了坚强支撑。截至目前,通州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近千个,推动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265个,新增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获证企业31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16家,创成省级及以上标杆项目15个。通州拥有南通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已建成国家级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围绕新兴产业板块积极打造的光伏异质结产业园正加速推进,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等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超百万平方米。

精细治理 创新富民

不断提升“幸福指数”

近日,通州又一个城市游园——唐灶港小游园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公园的施工围挡已经搭好,场地内大型吊车和挖掘机正在进行清理表土、土方造型等配合作业,工人们正在清淤河道、修复驳岸,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唐灶港小游园位于主城区中心地带,北侧临近碧华路,西侧为尚德路,建设内容包括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的唐灶港公园,面积约2055平方米的唐灶港口袋公园,整治河道约2.07公里。整个工程总投资约2900万元,建设工期约半年。

该小游园开工建设,是通州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生态、改善城市面貌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以精建细管为抓手,持续优化功能布局,创新实施“微治理”三年行动,更大力度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让城市更宜居、更宜业。

科学划定“三区三线”,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建成一批口袋公园、游园绿地,扮靓城市街角、激活城市死角,基本实现城市居民步行10分钟服务圈公园绿地全覆盖。改造提升一批老旧小区,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依托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加快打造城市“智慧中枢”,实现信息互通互享、管理力量有效整合。全面推广垃圾精准分类,新建或升级改造了4座垃圾转运站,通过改善内外环境、优化地面防渗和污水处理系统、更新先进的压缩设备等方式,基本实现分类垃圾的全链条处置能力,促进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加大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管理力度,深化占道经营、流动摊点、私搭乱建专项整治,大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

9月13日,经过紧张施工,石港镇睹史院村老家菜地顺利完成基础升级改造,正在筹备进一步完善田园露营项目,预计国庆期间将对外开放,让游客在绿意盎然中尽享田园野趣。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州通过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大力实施品牌农业、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全面推进高效农业,促进了优质粮油、高效园艺、现代渔业、生态畜牧、农旅休闲、加工出口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跻身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农业综合出口商品产地、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县(区),建成近10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个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4家省级主题创意农园。同时,深入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让乡村以“土”为根基,充分挖掘丰富的乡土资源、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样板,以旅游产业兴旺带动特色田园建设。

特色田园

此外,通州还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三年提升行动,完成33所学校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金沙湾医学综合体、区二院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创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区,高质量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基层慢病管理医防融合,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救治能力。通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惠民生、暖民心、聚民力,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编辑: 李天时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