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9-23
09:28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青春力量为代表的“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团市委扎实开展“青禾”科技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投身乡村一线,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农业新质生产力。“青禾”队员们深入农业一线、了解产业实际、精准把脉农户需求,在服务“三农”中解民生、治学问,练就了兴农本领、厚植了爱农情怀,实现了青年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相互赋能。
两年指导培育新品种20多个
“现在的温度很适宜雀舌罗汉松生长。”20日,如皋市花名堂水培盆景基地,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志愿服务队正在给盆景进行“环境体检”。队员们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对温室内的温度、湿度、溶解氧含量及pH值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控,以便在配比生长营养液时更精准。
花名堂水培盆景基地有12000平方米智能温室,年产量25万盆左右,重点培育盆景类水培和网红类水培植物。2022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志愿服务队与基地结对,利用寒暑假为基地提供一对一助农服务。通过两年的技术指导,基地新培育了20多个品种的水培植物,合作的项目“水培盆景展销开拓者”在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
面对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产业动力的时代课题,队员们深入大棚,不仅将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而且在反馈与优化的循环中,不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
目前,志愿服务队由6名老师和多名农学、园林养护等专业的学生组成。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婷婷介绍,经过多次实验,今年,志愿队尝试在基地里开展水池敞口式种植与立体栽培管道技术的创新融合,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的实时数字化监控,让植物种植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可追溯与标准化管理,真正实现“透明化”栽培。
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持续深化,直播带货新业态的出现也成为连接基地与市场的新桥梁。今年6月,花名堂总经理刘小飞携手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开展了助农直播系列活动,学生团队与青年电商主播的加入,让各类盆景产品走进高校直播间,打开了新的销售市场。
“我们期待看到‘青禾’平台成为连接科研与产业的桥梁,吸引更多行业首席专家加入,共同探索土培植物向水培转型的无限可能,推动我市园艺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周婷婷说。
组培技术让无花果开出致富花
19日,如皋市如城街道沿河村谷溢新无花果种植基地,绿叶掩映间,一颗颗饱满的无花果挂满枝头,三五成群的游客穿梭果园。“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无花果采摘园的规划方案,针对不同品种进行合理布局,以提升采摘体验与经济效益。”江苏沿江农科所休闲农业“青禾”科技志愿服务队队长曹凡介绍。
2022年以来,在团市委的牵头下,沿江农科所建立6支“青禾”科技志愿服务队,对接服务通州、启东、如皋等地农业企业和种植户。其中,沿江农科所休闲农业“青禾”科技志愿服务队与谷溢新无花果基地建立紧密联系,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合作。在无花果种植和采摘的关键时期,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精准打药、科学修剪等关键栽培技术上进行技术指导。“团队共由9名长期从事不同农业科研领域的青年科技人员组成。我们与基地主要围绕无花果组培技术研发、耐盐适应性提升以及采摘园规划等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曹凡说。
质优高产的品种选择,无疑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我们成功开展了无花果组培实验。这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将现有的无花果芽尖组织培育成脱毒幼苗,这种脱毒幼苗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诸多优点。”曹凡介绍,组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能显著提高无花果的繁殖效率,也为它的良种繁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无花果是一种耐盐性较强的经济林树种,能够在含有一定盐分的土壤中生长。”这一特性也使得无花果成为沿海滩涂及内陆盐碱地种植的理想选择。曹凡和团队将扩大无花果产业化规模的目光聚焦到了我市大量盐碱化土地资源上,“海安、如东、启东等地仍有很多盐碱地未得到充分利用,今后一段时间,针对无花果耐盐适应性的提升研究是我们的重点任务”。
提前介入降低台风影响
“多亏了你们的技术指导,我们农户种植的黄豆倒伏面积控制在了30%以内。”21日一早,南通新塘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士新给江苏农垦集团南通有限公司“青禾”志愿服务队打来电话,连连表示感谢。
“今年新塘沙种的是大豆,作物一旦倒伏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对种植户的影响很大。”台风来临前,江苏农垦南通公司“青禾”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通过与种植户持续进行电话联络、带领团队上门指导等方式,力争将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经过现场调研,苏服公司南通分公司负责人周晓鹏带领团队对症下药,制定了追施钾肥、生长调节剂、人工防风带等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台风过境后,“青禾”志愿者又提醒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减轻渍涝对在田作物根系活力影响,同时,对茎秆折断的植株尽量清理离田,增加群体通风透光,以免影响正常植株生长。
去年10月,江苏农垦南通公司组建“青禾”志愿服务队对接启东两家种植大户,并第一时间上门调研,了解种植户需求,制定精准的服务方案。每到农作物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服务队主动联系,了解田间实际情况,悉心指导用肥用药,赢得了种植户的高度认可。
据了解,团市委组建了3支省级“青禾”志愿服务队、9支市级志愿服务队,招募涉农方向青年教师、青年科研人员、企业研发人员等青年科技人才92人,精准摸排全市涉农需求40条,累计开展农业技术科普、技术培训、技术指导42场。
“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四进四促”乡村振兴青春行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有效凝聚青年科技人才,探索建立“青禾”科技志愿队、创业主体、基层团组织三方结对工作机制,逐步实现涉农县(市、区)和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志愿服务全覆盖,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记者 卢兆欣 王颖 陆薇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