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10
09:06
来源
分享
招“新”护“新”优化结构,今年1至8月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1.1%——
北材科技不锈钢智造系统启用后,产能提升80%,能耗降低20%以上;朗肯动力从家具行业跨界节能环保产业,上新科技热能回收项目,自主研发的第三代(250kW)零碳高速磁浮ORC低温发电机组,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南京大学海安高新技术研究院获批“2024年度院士专家(磁性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南通唯一;奥普机械、江海机床等10家企业入选第六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数量南通第一。
聚力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级,海安以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县(市)为抓手,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建强用好科创载体平台,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协同互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近年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成果不断。
招“新”、护“新”、用“新”,优化经济结构,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极。1至8月,海安市完成全部工业开票销售1714.8亿元,同比增长11.1%。
多渠道招“新”
7月18日,江苏林达鸿利电气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签约。该项目由大林绿源环保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公司专业从事特种变压器生产,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公司董事长董斌说,二期项目总投资3000万美元,达产后预计年开票销售2亿元,税收1500万元,将为海安加快打造百亿级电工电气特色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招“新”是首要环节。海安聚焦“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科创资源富集区,科学绘制科技招商图谱,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存量资源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打通“科技创新在外地、转化生产在家乡”的绿色通道,提升产业发展质态。
海安抓紧布局人工智能、大健康产业新赛道。今年4月进驻上湖创新广场的“海安固废资源工业技术研发中心”,是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余艾冰领军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全球产业关键技术,引导海安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近年来,一批科创项目落户海安,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近50项,特别是去年举办的“创新创业在海安”暨“两院专家走进海安”活动以来,海安与中国科学院的过程工程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成功合作重大项目11个,与上海交大、南京大学等60多家高校院所实施合作项目236个,累计支付产学研合作经费超1亿元。
江苏戴维姆新动能科技有限公司、莎特卡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从苏南整体搬迁到海安的高新企业。2023年2月戴维姆投产,当年实现开票销售3.5亿元,今年可达到5亿元;莎特卡今年1月正式投产,1至7月实现开票销售1.08亿元。
截至目前,海安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817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超150家。在2024年中国产业研发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中,海安位列第14位。
多层面护“新”
“江苏银行多样化的信贷支持,增强了我们技改创新的信心,我们的产品得以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南通日芝电力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顺奎感慨,江苏银行海安支行先后为他们企业投放“苏科贷”“专精特新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共1000万元,打通了企业的“金融血脉”。
今年,海安针对有投资和贷款需求的企业全面开展对接服务,给予个性化的政策支持。目前,该市列入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省制造业贷款贴息项目共28个,项目总数南通第一。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高效能、大幅度提升。海安进一步激活土地、劳动、人才等要素活力,加快把创新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海安15年6次更新人才政策,更精准保障人才关心的子女教育、配偶就业、政策兑现等问题。
今年,海安出台《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的若干政策意见》,真金白银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海安常安现代纺织科技产业园以“数字换脑、机器换人”,实现排污、用能等全天候智能化监测监管,园区亩均税收翻一番。
海安还抓好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的开发利用,围绕全市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和领域,向市场主体供给高质量、高价值数据,鼓励企业挖掘和释放数据要素典型应用场景。
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设置智能控制技术、会计信息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工艺设计等专业,实现高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海安规划建设的5平方公里科创新城,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双实双创基地等科技载体平台,先后获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绿色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等称号。
用“新”出效益
去年,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实施“低阶煤绿色洁净利用热解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利用回转窑热解技术进行低阶煤提质清洁利用,属国内首创,目标是将低阶煤分级利用,实现降碳减污,其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降低20%。
鹏飞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刚介绍,目前,三年合作期进程过半,各项工作按照序时进度有力推进,该项目产业化后可年新增销售6亿多元。
今年7月,南通江中光电有限公司研发的压铸式一次成形自动扶梯前沿踏板申请专利,该产品在小范围投入使用后收到较好反馈。
“现在订单都排满了,来不及生产,我们正在调整生产安排,确保能满足客户需求。”在生产车间,公司总经办主任王忠斌说,近年来公司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1至7月,公司销售额达3.5亿元,同比增长10%。在整个电梯市场行情低迷情况下实现逆势增长。
“近年来,公司研发了新一代高性能灌注材料——水性环氧灌浆料,兼顾了沥青的柔和环氧的刚。新技术具有良好抗裂、抗变形能力,具有明显的抗滑、耐磨、降噪等特点。如今已在江浙沪等地广泛应用。”江苏增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庆月一边指着正在智能化生产流水线上流转的产品,一边介绍。该公司今年初新投产的乳化沥青生产线,仅需4名员工便能实现每小时20吨的高产能,效率是老产线的两倍。
走进南通海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高端针织面料车间,新投产的低浴比智能染色机和定型机生产线高速运转。公司副总经理尹冲说,这个车间今年入围省级针织染色智能车间,预计年产值可达2亿元。
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蔡诚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