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21
09:52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我们公司已经拥有40多项专利和知识产权,实现了国产替代。”在刚刚举办的2024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上,南通星盛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江建平博士自豪满满。
南通星盛亿主要从事高端电子制造中化学镀特种电子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江建平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一直在海外发展,两年前被崇川的创新政策、相关产业链的集聚所吸引,回乡创业,“政府的各种后续服务也特别到位,加速了企业成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崇川区积极主动策应南通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持续优化“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近600个符合产业定位的科创企业奔涌而至,也培育了一批在行业内叫得响的龙头企业。近日,本报记者走进部分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从他们创新创业的故事中感受崇川崇创的精神内核。
传统产业“焕新”——智造激发新动能
“抢抓国家支持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的契机,我们正推进建设零碳纺纱工厂。”大生集团安全总监顾雪峰表示,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气候创新行动先锋单位”,继建成全国第一个“智慧纺纱工厂”之后,大生集团致力打造全国第一个碳中和纺纱工厂。
创新不止,“生生”不息。
百余年前先贤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开创中国机器纺纱的先河。百余年来,大生不断探索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进行智改数转,率先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走进大生集团智慧纺纱工厂,一排排机器高速运转,AGV无人驾驶物流小车有序行驶,机器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生产信息,上传到智慧纺纱综合管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这一切由“智慧大脑”一屏掌控。
“千人纱,万人布。”传统纺织行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大生智慧纺纱工厂,600人的万锭用工减少到10人以下,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15%以上,整个厂区化身一座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黑灯工厂”。
加速“智改数转”,才能赢得未来。在崇川,一批像大生集团这样的传统产业企业纷纷转型“焕新”,发展质态显著提升,近三年纺织服装产业亩均税收增长55%,船舶海工业高附加值订单占比超60%。
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崇川区把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作为实现“三化”的关键举措。2022年,崇川出台三年行动方案,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等多方面发力,大力实施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十大工程,全面助力制造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定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项目4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4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项目13个,星级上云项目超200个。其中,大生集团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智改数转网联”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点燃了发展强劲引擎。今年1至7月,崇川区工业应税销售734.6亿元,同比增长6.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2.39%,稳居全市前列。
新兴产业“追新”——擦亮发展新成色
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发布,通富微电上榜;在即将举办的全省创新发展大会上,通富微电将获颁2023年企业技术创新奖……
一个又一个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
通富微电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业务,总部位于崇川区,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
“我们每年拿出超过销售额5%的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中国科学院微系统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并打造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新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高层次创新平台。”通富微电董事长、总裁石磊介绍,2009年起,通富微电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骨干承担单位,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具备与世界一流封测企业同台竞技的能力。
目前,通富微电已在南通、合肥、厦门、苏州、马来西亚槟城布局了九大生产基地,实现了处理器、存储器、显示驱动芯片等先进封测国产化,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申请国内外专利超1600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国内第二、全球前四的封测厂商。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乘势而上,企业有行动,政府有作为。
近年来,崇川区加快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体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载体平台支撑。先后制定出台“创新20条”“科技金融12条”“人才新政3.0”,落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简申快享”,让企业无缝畅享好政策。设立24支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超百亿元,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全区700余名机关干部挂钩100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助企服务。
在崇川,一大批像通富微电这样的新兴产业正“追新”崛起。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产业,已形成以通富微电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今年1至7月,规模产业链重点企业实现产值210.9亿元,同比增长31%。车联网产业,已集聚涵润科技、南通智行、势航科技等产业链企业40余家,产业规模已突破55亿元,年产值增幅达30%以上。近三年来,崇川累计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4家,中国独角兽企业1家,省独角兽(潜在)、瞪羚企业12家。
未来产业“领新”——增创发展新优势
“我们刚刚完成新一轮近亿元的融资,这是市场对我们的肯定,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了。”走进修实生物医药(南通)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吴寅嵩博士侃侃而谈。
修实生物由吴寅嵩博士等四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于2020年,致力于为行业伙伴提供全新且极具吸引力的多肽药物生物合成解决方案。企业落地崇川后,一年一个新变化,销售额实现每年200%的增长,预计明年可达1亿元。
“合成生物学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目前比较前沿的赛道。”吴寅嵩介绍,几个合伙人早在2012年就开始涉足合成生物学和多肽药物的研发,后来成立公司,因为南通生物医药政策环境突出,可以满足创业所需的“研发—中试—生产”落地条件,便选择落户在了崇川。
以往的多肽药物都是以化学合成为主,研发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但不少慢性病患者都需要用到多肽药物,譬如糖尿病、自身免疫类疾病等。用生物合成的方式制造多肽药物,能以低廉的价格为患者带去福音。
相对多肽药物的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难度更高。修实生物拥有近100人的研发团队,同时积极与华东理工、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每年研发投入近1000万元。
如今,修实生物已在多肽生物合成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合成策略和工艺方法,尤其在短肽、复杂环肽及非天然氨基酸修饰肽的规模化生物合成上取得了实质性的产业化成果,开发完成7个品种产品,并获得众多国内外知名药企的合作订单。其中,以全生物法合成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复杂环肽产品——利那洛肽,走在了国内同行业前列。
创新发展,离不开对未来产业的布局。修实生物是崇川区布局未来产业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崇川区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招引、培育以合成生物、主控类与车规级IC、第三代半导体、高端植介入器械等为代表的成长型未来产业企业,越来越多像修实生物这样的未来产业企业在崇川蓄势腾飞。
前不久,崇川区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合成生物及高值医疗器械、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氢能和储能、深远海装备等6个细分赛道,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四大工程”,增创未来发展新优势。“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形成有竞争力的未来产业体系,成为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和优质企业集聚地。”崇川区科技局局长沈彬说。
记者 陈静 苗蓓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