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15
09:36
来源
南通网
分享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长三角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经济和文化优势,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高地。
包括南通在内的长三角城市群,如何在因地制宜的情况下,既体现区域鲜明特色,又在产业协同中发挥新质生产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走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在11月13日举行的2024澎湃科创先锋大会暨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圆桌会议上,上海、南通两地有关部门负责人、产业领头人、学术专家在观点碰撞中共探进路。
跨区域协同是必由之路
“在长三角一体化大背景下,各个城市和龙头城市之间的产业联系加强,有利于整个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打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曹贤忠长期致力于长三角一体化与城市协同发展的研究。在他看来,加强协同对各方来说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
曹贤忠认为,一个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周边,需要有转化或者拥有各种生产能力的城市和它在一起协作,这样有利于产业向外进行转移。如果能够达成产业链合作,对于二者的总体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以上海和南通为例,二者隔江相望,协同路径上的依赖性,使得双方跨江融合、跨区域共建飞地或产业开发区具备天然优势。
诚然,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跨区域协作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圆桌会议上,南通市科技局局长、南通创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吴佳华列举了上海静安区与南通两地政府携手打造南通市北高新区,以及百优达生命、帝奥微电子等企业“创新在上海,转化在南通”的案例。
“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公司来说,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从整个创新区域的范围来看,从南通到上海,是新泽西至纽约的距离。”他介绍,南通紧邻上海,在上海一小时都市圈范围之内,政府提供了非常好的扶持政策,包括创业场所的要素配套、科技人才奖励等等,使得很多初创型的企业可以在南通极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得益于南通和上海长期、高频次的跨区域创新协同和产业协同,南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较前沿性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左右逢源”中实现深度嵌套
“七虎”竞南通,重塑了南通的经济版图。我市也亮出了“北上海、新苏南”的发展定位,近年来积极融入上海、苏南,跨江科技产业交流越来越密切。
南通一直是澎湃新闻长期关注和研究的报道对象。澎湃新闻“理解长三角”专项写作计划项目组作者杨喆曾多次来南通实地采访,南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各县(市、区)呈现出的蓬勃向上的竞争姿态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南通的底气来源于产业,厚积薄发成为‘万亿之城’,靠的是对实业长期的投入。”他看到,南通的产业发展并不是承接大城市淘汰的落后产能,而是与上海、苏南形成了深度嵌套,“这也让南通在跟苏州、上海‘左右逢源’的互动中,更好地进行产业链的深度协作”。
“制造业是南通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张謇先生进行实业救国,南通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我们与上海合作,主动承接上海市产能扩增需求,创新合作模式,推动科创产业和空间等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通、有机结合、高效联动。”大会期间,南通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晓军分享了园区跨江融合谋发展的实践经验。他介绍,南通高新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培育未来产业,形成了先进光伏、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业态。
通过跨区域协同,人才等要素也加速向南通集聚。南通人徐守群曾经在上海工作,后来回到南通创业,现在是南通市数字文化产业园的负责人。“作为以商招商的代表,通过引进来、建生态、走出去,希望让更多人才认识南通,了解南通的营商环境和‘首席服务员’制度。”他说,园区落户带动了南通、上海两地企业之间的交流,这也是园区践行跨区域协同发展所努力的方向。
共建共享中持续走深走实
跨区域协同这条道路,如何在互通互融中持续走深走实?
曹贤忠建议建立一个利益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商会、产业联盟、创新联合体的积极性,让它们在机制建设中发挥好作用。他也直言,目前,长三角地区在大科学装置、大科研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面还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需要“一盘棋”考虑,推动相关资源、平台有条件地开放、共享。此外,还要畅通人才流通机制,探索职称评审、人才认定等标准互认。
“深化跨区域协同,人才的流通和协作是关键。”徐守群说,随着“八龙过江”格局加速形成,人才的物理流通已经不是问题,期待南通推出更多对青年人才有吸引力的政策,解决人才流通的顾虑,重点引进一批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城市的技术竞争力。同时,南通作为教育强市,大专院校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也可以为上海、苏南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的企业提供助力。
在风语筑副总经理张树玉看来,协同发展、资源整合也是文旅产业开发、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她建议南通可以与周边城市共同打造文旅创新和生态集群,结合IP打造,提升南通的城市形象、提高文旅的留客率。
推动新一轮发展,向下一个万亿迈进,吴佳华表示,南通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将充分学习借鉴上海等先进地区的“打法”,推动科技资金股权化、园区产业特色化、产业投资垂直化、创新平台市场化、科技招商专业化。“和张江、苏州先进地区比,我们产业的IP还不够凸显,17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每个园区要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未来产业、新兴产业,打造一批有产业标签、鲜明产业标识度的园区,形成一个科创的生态。” 本报记者 沈雪梅 王玮丽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