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05
09:39
来源
分享
1984年,南通跻身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列,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时而生。40年来,南通开发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经济建设尤其是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取得快速发展。
我市税务部门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持续提升税费服务水平,从宏观“降税负”到微观“降成本”,助力企业行稳致远,为园区发展赋能添力。
制度创新 税惠支持助企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南通开发区企业户数仅有80余户,其中规模较大的几家企业,算不上高科技,更谈不上高精尖。1984年4月,南通市税务局对外稽征处负责人应邀赴京,参与研究制定一系列国家对沿海开放城市所得税税率的相关优惠政策。同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4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减税免税暂行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开发区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比照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不到原税率33%的一半。
税惠支持添力,吸引外商纷至沓来。建区40年来,南通开发区累计吸引外商投资企业1000多家,总投资超300亿美元,吸引全球500强企业80多家落户。
嘉民港储是江海石化港区首家投入运营的企业,华洋码头主要从事液化气的加工和销售业务。按当时的政策,对于从事港口、码头项目的外资企业,可以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五免五减半”税收优惠政策。“当时的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客运码头才符合政策要求。我们了解到这两家外企投资大、占用岸线长、投资回收期长,符合国务院有关优惠待遇规定,因此多次到总局、省局汇报,积极为企业争取落实政策,最终华洋码头和嘉民港储成为全省首例享受该优惠政策的企业。”市税务局原副局长陆秋丹回忆道。
项目建设,作为南通开发区的生命线,是统揽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税务部门深入推行“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管理机制,主动介入项目规划、施工、投产等环节,靠前服务、跟踪辅导,现场提供个性化的政策指导,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增强在通投资创业的获得感。
流程创新 税费服务提速增效
以改革为脉、开放为魂,一路乘风破浪,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南通开发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探寻发展新动能。
“330万元出口退税通过电子税务局一天就到账了,如此迅速的现金回流,让公司快速进入良性循环,必须为税务部门办理退税的速度点赞!”南通开发区炜赋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吉玲表示,“从以往的‘纸质化’变为‘电子化’,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纳税人‘少跑腿’,足不出户出口退税,大大提升了退税质效!”
40年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税务部门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方式由“以账控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转变,通过更精准的税收宣传、更智能的办税方式、更精简的申报流程,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纳税人缴费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2023年,南通开发区外贸进出口额686.7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二,已然成为南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税务部门持续深化税收服务,为服务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税收力量。开通“非接触式办税直通车”,主动提醒纳税人通过网上申请退税,优化出口退税内部流程,压缩办理时间,目前制造业企业出口退税办理时限不超过2个工作日,其他行业不超过5个工作日,全力助力企业出口退税加速提效,不断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政策创新 税添动能向新而进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留抵退税优惠……随着税惠红利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释放,一家家企业或扩建新厂,或上马新项目,或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激活了企业科技创新的“一池春水”,为南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赋能添翼。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材料更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位于南通开发区的江苏三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高性能碳化硅陶瓷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应用。“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创新研发是专精特新的‘动力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为企业创新研发注入了‘真金白银’。”公司董事长闫永杰介绍,截至2023年,公司已享受出口退税910万元,留抵退税5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533万元,再加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921万元等税费优惠,让企业研发生产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坚定了加大研发和增产扩能的决心。“我们会继续加大在碳化硅陶瓷领域的产品开发和规模化扩张,向先进陶瓷和碳化硅材料的综合平台进发。”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一高一多一大”(行业集中度高、民营数量多、税收贡献大)的特点,我市税务部门为南通开发区内437户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服务团队,健全企业“成长档案”,对企业“精准画像”,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依托江苏税务服务公众号、税企微信群、手机短信、纳税人学堂、电子税务局等途径精准推送税费政策和业务流程,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成永海表示,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切实为市场主体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办实事,为南通开发区全面融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发展大局、高标准打造通城活力新中心贡献税务力量。
记者 张亮 通讯员 潘春卉 彭祯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