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瞄准“下一个万亿”唱响海洋经济主旋律

2025

01-22

10:53

来源

举报

分享

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如何加速开启蓝色新动能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摆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加快沿江沿海港口转型发展,推动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清洁能源等加快形成领先优势,推进国家级海洋牧场、渔港经济区建设。

作为江苏沿海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南通理应打头阵、扛重责。南通团省人大代表、住通省政协委员和会场外相关人士纷纷表示,要以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做好“海”的文章,铆足干劲,积势蓄能,全方位践行向海发展理念,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锚定“打造全省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扎实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因势利导

促港口高质量转型发展

作为江苏唯一滨江临海的城市,南通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沿海是南通迈向“下一个万亿”的最大增量和关键变量,也是机遇转化的重要空间。近年来,南通坚持陆海统筹、江海联动,贯彻落实省委“海洋强省”和市委“海洋强市”战略,发挥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交汇作用,完善江海河、公铁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打造长三角北翼江海组合强港。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与核心。”省人大代表,南通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玉强表示,南通港把“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北翼一流江海组合强港”作为奋斗目标,勇当加快打造水运江苏和建设江苏开放大门户、江海联动新枢纽的港口“排头兵”。“要做强港口主业,当好服务保障沿海产业发展‘主力军’,紧密对接国家战略规划和省市重点工程部署,全力推动沿海重大港口项目按时开工、投产达效。”他说,今年通海港区三期码头和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12#码头工程开工在即,将于2026年竣工投产;如皋港区横港沙作业区10万吨级粮油码头下半年竣工投产。同时,将加快推进南通港疏港铁路一期工程运营开通,加速构建“铁路进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的综合集疏运体系;强化南通沿海港口一体化策略研究,进一步扩大南通港服务品牌的辐射力、影响力,全力推动南通制造从南通港出海,不断提升港口能级和规模。

如何为加快海洋强市建设提供交通支撑?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处处长陈杰表示,将深入推进我市与上港集团、省港口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调近洋远洋航线开辟;加强与长江、运河沿线和中西部地区的运贸合作,全面提升揽货能力;完善优惠奖励政策,鼓励航运企业开辟新航线,逐步改变航线受制约的局面,提升南通港在国际航运网络中的地位。同时,加快建设以吕四“2+2”码头为核心的海铁联运枢纽,依托通海港区铁路专用线和长江航道,加快打造以通海码头为核心的沿江产业集聚枢纽,进一步发挥综合枢纽的资源集散和辐射带动作用。

耕海谋强

推动优质项目加速落户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

南通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贯彻落实省规划的行动计划,组织编制南通“十四五”沿海发展规划,以工笔绘就蓝图,海洋产业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以链主带动产业集群,沿海项目集聚效应加速释放;以科技引擎驱动产业提档升级,抢占海洋前沿科技制高点。

千亿项目中天钢铁,百亿项目嘉通能源、金光纸业等临海企业相继投产,中石油、华峰超纤等7个百亿级项目加快落地,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签约揭牌……南通把海洋产业作为招商主战场,聚力建设海洋装备之都、先进材料蓝海和新型能源绿岛三大地标产业的优质项目,为海洋产业提质升级积蓄动能。2025年,南通将初步培育形成九大海洋产业,不少于10家海洋产业特色园区、10家高端创新平台、20家优质龙头企业,海洋产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050亿元。

向海发展、耕海图强,如东努力做足海洋文章,大力发展海洋实体经济,金光、桐昆等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三大海洋产业产值超1500亿元。省人大代表、如东县县长陈雷表示,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最大增量,坚定不移经略海洋。要以“干字当头”的奋斗姿态、“干出精彩”的目标追求,以海洋强县行动方案为抓手,在产业兴海、科技强海、开放活海、生态美海等方面精准发力,攻坚落户一批牵引性重特大项目。以更大力度拼抢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液态空气储能、算力中心等LNG冷能梯级利用项目,统筹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建设(近)零碳园区和企业,奋力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打头阵、走在前,力争今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5%以上,加快建设“南通江海联动重要支点、江苏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全国沿海能源中转重要基地”。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肩负着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使命,成为全国钢铁产业转型焕新、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省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铖建议,以完善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以园区为载体,补链、展链、强链和塑链,大力发展陆海关联性强的产业,加速释放沿海项目集聚效应,打造高端海洋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

打造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世界最大天然气处理浮式储卸油平台FPSO、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我国首制极地探险邮轮等一批“大国重器”从南通扬帆起航,船舶海工产业已经成为南通一张亮眼的产业名片。目前,我市船舶制造、海工装备制造规模分别占全国1/10、1/4,成为国内第二大船舶和海工基地,为建设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集群奠定了扎实基础。

船舶海工配套行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等特性,在建设世界级海工船舶产业集群的征途上,必须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周伟文向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是关于加快海洋科创平台建设,建议规划海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焦海洋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船舶海工装备等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规划建设一批海上试验场、海洋科考船等科技基础设施,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系统性、高精尖的科研设施设备和实验测试场景。”他建议,推动现有海洋科创平台提质增效,推进省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能源与信息传输等涉海重点实验室,以及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海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海洋科创、人才高地。

以入围工信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南通瞄准“打造世界一流船舶产业基地”目标,构建“232”产业生态体系,牵头的通泰扬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成为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唯一的船舶海工产业集群。2024年,南通船舶海工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5%、66%、58%。市工信局副局长朱振宇表示,要做强海洋地标产业,突出科创引领、制造带动、重装示范,坚持“以总装引配套、以配套强总装”,提升高附加值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和市场份额,提升关键设备和核心零部件本土化配套水平;加快建设南通船舶海工服务业集聚区等“1+9”专业化园区,持续提升中远、招商、惠生等龙头企业总装能级,积极向深远海装备、极地装备、海洋信息等前沿领域拓展,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与上海等地协同,拓展与中船等龙头合作,发展邮轮等配套产业链,促进区域协同、产品错位、技术互补,合力打造世界级船谷。

记者 朱蓓宁 刘璐


[编辑: 奚柯柯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