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灯笼俏。”对于中国人来说,年味清单里少不了“氛围组”灯笼。随着农历新年脚步临近,海安市墩头镇毛庄村的海安美阁盛鼎喜庆工艺厂迎来了销售旺季,由村民纯手工制作的灯笼样式丰富、制作精巧,深受南通周边及福建、广州等地市民喜爱,去年销售逾20万盏。
一盏盏灯笼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成为毛庄村的致富产业,不仅推动村里的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有效促进了村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年销逾20万盏,粤闽市场供不应求
寒风掠过,田野显得空旷而寂静。沿着海安市墩头镇毛庄村的进村公路前行,陡然间,一串串高挂的大红灯笼出现在视野。
循着火红,仿佛踏入一个童话般的灯笼世界:地上堆满了灯笼成品和流苏配件,金色的线条与红色的绒面底布相得益彰,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年底是灯笼的出货旺季,根本忙不过来,今天就有500只灯笼发往泰州兴化……”负责人邓玉法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一刻也不停歇地为即将发出的灯笼收拢贴标、检查装袋。
2007年,邓玉法去山东专门学习了制作灯笼的手艺,并在市区开了一家灯笼厂。“你可别小瞧这灯笼,从布料到钢丝再到配件,一个都马虎不得……”他随手拿起一只制作精良的灯笼,打开了话匣子:一开始学的是在传统绸布蒙面上贴画,后来绸布变成了绒面布,再后来,为了方便运输,贴画也变成了用热熔枪拉出的缕缕金条。
广袤的乡土大地、纯手工的农产品以及朴实的农民主播,“三农”直播拥有天然统一的“人货场”。
去年12月,习惯在短视频平台分享生活日常的邓玉法也学着其他手艺人,尝试带着自己的灯笼入了网,不仅在短视频平台上开了网店,还做起了直播带货生意。
目前,网店售卖的灯笼主要有100号和80号两种规格。“我们从去年12月开始直播,因为价格低、品质好,一开播就供不应求,短短一个月就卖了几万只。”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灯笼也从苏中小村飞到了新疆、甘肃等地,“毛庄村灯笼”的名号越来越响。
“年前线下的订单量大,我们短暂舍弃了直播卖货,更加专心于老客户。”在和邓玉法谈及如何更好利用当前“泼天的流量”时,他言语中常有“作退一步想”的思路。在他看来,当前毛庄村灯笼“爆红”热度,更多的是来自春节天然的传统节日内核,“有从天而降的热度是幸运,但持久消费力的养成仍然要靠对灯笼品质‘十年磨一剑’的精心培育。”邓玉法说。
慢工出细活,纯手工编出浓浓年味
每到春节,灯笼就成了节日里独特鲜明的标识。在手艺人匠心独运的制作手法和时代一遍遍的创新磨洗下,也淬炼出更为强劲的文化韧性。
“你可别看她们年纪大了,一天制作1000多个灯笼不成问题。”顺着邓玉法的介绍,在操作车间堆成小山的绒面布料前,只见74岁的陈香梅左手拿着热熔枪,右手轻捏灯笼口,一边轻巧转动、一边调整钢丝位置,动作娴熟,仅需20几秒,就给18根钢丝均匀镀上了金线条。“自从小邓回来开厂,我就一直在这里工作,十几年下来,手艺也愈发熟练了。”话音未落,又一个成品灯笼在她手中诞生。
调钢丝、穿绒布、拉金条……一个成品灯笼的制作往往需要十几道工序。在这个十几人组成的团队里,邓玉法采取了一种灵活的生产模式:一些需要精湛手法的工序要在车间完成,如灯架制作、拉金条等;而另一些工序则相对简单,可以由村民拿回家制作。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吸引了更多周边村民的加入。
随着灯笼产业不断发展,邓玉法的灯笼也逐渐面临款式老、品种少等问题。他开始在保留传统灯笼骨架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装饰元素,使灯笼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新颖款式,如果我们不推出新产品,就会被淘汰。”灯笼厂老板娘陆爱琴一边忙着制作灯笼挂件上的中国结,一边说。七扭八扭间,红线在她的巧手下,瞬间变成了精美的花。在她看来,如果灯笼的“求新”品质上不去,一味追求产量,可能会出现灯笼滞销的情况,好的手艺可以吸引客户,而不断地创新款式才能留住客人。因此,衍生灯笼周边产品也是实现灯笼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今,灯笼厂里除了灯笼外,还有中国结、斗香等春节商品,均由工人纯手工制作。邓玉法介绍:“我们结合现代技术,使用了防水、耐用、不易褪色的材料制作灯笼,灯笼上的图案也更加丰富多彩。灯笼主体上还装饰有中国结、小灯笼等寓意吉祥的挂件,增添节日氛围。”
家门口就业,小灯笼打开增收之路
秋收之后,63岁的孟从兰与邻居们每天吃完早饭后便相约前往灯笼厂,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回家用餐后,下午他们又会返回工厂继续工作。村民们将这份工作笑称为“家门口务工”。
在制作团队里,孟从兰年纪相对轻些,负责扭钢丝;陈香梅年轻时就是个远近有名的割稻子快手,邓玉法便交由她负责拉金条,而80岁的陈金兰则由于腿脚不便,就给她安排了个轻巧活剪钢丝……当天,这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组成的流水线各有分工,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运转。
在日渐提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农村日趋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乡村留守老人们在农忙之余,也有了更多的零工机会。
2020年,面对市区高昂的租金和用工成本,邓玉法将灯笼厂搬回了村里,同样,也就是回归村里的那几年,他看见了村里留守的老人的价值——
“我观察到农忙后奶奶们赋闲在家,而厂里正好要用工,她们来做些零活,不就有额外收入了吗?”于是,在邓玉法的呼吁下,村里的老人纷纷踏上家门口就业之路。对他来说,这个决定无比正确:不仅不用高昂的租金,还有了一群知根知底的老邻居来干活。“交给她们做灯笼,我很安心。”
对于老人来说,在“家门口”务工,也是个双赢的结果:冬闲人不闲、手头有钱赚。到了出货高峰期,灯笼厂一天最多雇用了20多个老人。“大家都很愿意来这里干活,还能聚在一起、拉拉家常。”一年四季都有活做,每天上午6点工作到晚上6点,到了农忙时节则可以请假,平均下来每个月都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
“小屏”时代,少数手艺人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后,会全职投入直播带货,放弃原本的手工艺。然而,邓玉法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深知,无论销售方式如何变化,保证灯笼的质量才是关键。“我做了十几年的灯笼生意,是‘手艺人’不是‘网红’,即便灯笼线上卖火了,也要保证每一个灯笼的质量,守住每一个老客户的心。”
记者 王颖 卢兆欣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