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多措并举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2025

02-28

10:23

来源

南通网

举报

分享

王孝誉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聚焦发展乡村产业和农民增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也要看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还是种地、外出务工等传统方式,渠道较为单一。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发展乡村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依据资源优势,在“特”上发力,大力开发乡村特色产业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不断拓展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空间。一方面,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种植,比如如皋的特色花木盆景产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花木品质,打造具有南通地域特色的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使原本普通的花木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另一方面,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升级,像海安的禽蛋养殖,可借助现代化养殖设施和科学养殖方法,提高禽蛋产量与质量,同时延伸产业链,开发蛋制品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让养殖户从单纯的养殖环节迈向多元的产业经营,获取更高收益。在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的同时,加力抓好农产品加工、农业企业培育、农业品牌塑造等延链强链措施,通过推动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随着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农村电商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引擎。要加大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网络通信和物流配送体系,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难题。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开设网店,利用淘宝、抖音小店等电商平台,将本地特色农产品如如皋黑塌菜、如东狼山鸡、海门山羊肉等直接推向全国消费者。同时,开展电商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电商运营技能,包括产品拍摄、文案撰写、直播带货等,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村电商人才,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销量与价格的双提升,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促进农旅融合,挖掘乡村旅游潜力。依托乡村田园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以采摘体验为主题的休闲农庄,让游客在不同季节体验采摘葡萄、草莓、桃子等新鲜水果的乐趣;挖掘张謇故里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文化研学旅游线路,推动农文旅融合。通过农旅融合,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旅游经营收入和劳务收入。

提升农民自身素质是实现增收的根本途径。根据市场需求,开设建筑、家政服务、机械加工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外出务工的竞争力,提高工资水平。同时,开展创业培训,为有创业意愿的农民提供创业项目策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激发农民创业热情,鼓励他们在农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增长。


[编辑: 俞鑫城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