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餐饮业加速洗牌的当下,一个起源于如皋的品牌,凭借智能化、标准化的运营模式,书写了一筷烟火里的新故事。
“我们不仅选用优质大骨与数味草本,还将传统炖煮手艺融入现代熬汤系统,让骨汤的美味充分发挥,仿佛每一口都有家的温暖。”近日,记者走进和府捞面的中央厨房,这里高标准的品控和智能化的生产流程,颠覆了传统餐饮后厨在记者心中的印象。
产品中心负责人介绍,从借助数字化系统精准控制“一炖二煮三小时”的浇头烹制火候,到食物分装过程中的全程温度管控,再到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府捞面通过72项标准检测以及每月约2000批次的检测量,展现了对“一碗好面”的极致追求。
和府捞面的创始人李学林回忆道:“2012年,我们把3000万元启动资金的70%投入了供应链建设上,当时很多同行都不看好这一做法。”然而,这种“先供应链,后门店”的逆向商业逻辑,却让企业得以迅速壮大,2024年全年营收达到了25亿元。
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除了和府捞面多年来的沉淀积累,也离不开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2020年,为了助力本地餐饮品牌在细分赛道中脱颖而出,南通市产业投资母基金迅速响应、精准施策,为和府捞面注入了关键资金,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10多年来,和府捞面在智能化建设和改造上累计投入上亿元,通过自主研发数字化系统并与运营深度融合,实现了一台手机即可搞定门店运营。
“我们每天会监测每家店、每碗面制作的时间。后台数据会自动生成报表,针对性地进行问题分析,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如果是人手不够的问题,系统会自动建议加人。”和府捞面CTO介绍,“和府自主研发的营运中台系统,让一个店长和他的员工在一家店,从早上一直到晚上,每个时间该干什么,全部实现自动化的安排和实时的监督。”整个运营体系不再依赖于个人,大大简化了门店运营复杂度,提高了运营效率,也使得和府的门店能效、人效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去年,面对市场对其价格和产品的质疑,和府捞面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以“自曝家底”的方式正面回应。它开启了中央厨房透明化之路,主动拍摄央厨生产流程并全网公开,还邀请用户代表亲临观摩监督。去年9月,在探厂直播中,从原材料的精挑细选,到面条、骨汤、浇头的制作过程,再到新品的试吃品鉴,和府捞面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大众面前。李学林还亲自下场招募宣传,开出10000元日薪寻找央厨“一日老板”,最终吸引了85万多名消费者围观,重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和府的产业突围不止于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李学林认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和府捞面将企业定位成“中式养生面开创者”,推出了“长寿乡 养生面”的全新定位,以如皋黑塌菜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产品特色之一,和府捞面深耕泛养生领域。如今,“草本汤、粗粮面、黑塌菜”已经成为和府捞面的标志性符号。
2023年,和府捞面首次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2025年的和府捞面,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也承载着中式餐饮走向世界的希望。正如李学林所言:“中国面和和府面的共同梦想,是让世界的每一条街道都有中国味道。”
记者 蒋晓东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