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幻灯 > 正文

冬春季种羊肚菌,夏秋季种蔬菜一棚双种孕育增收好“钱”景

2025

03-31

14:00

来源

南通网

举报

分享


采摘、装筐、分拣、烘箱烘烤……28日一大早,如东大豫镇巩王村特色种植基地里,羊肚菌种植户陈杰和张利利两口子正领着村民们有说有笑忙着采收。

成片的黑色遮阳棚下,一朵朵棕褐色的羊肚菌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散发着独特的菌香,村民们手持小刀穿梭其间,看到个大饱满的,弯腰轻轻一划,“小伞花”便顺势被摘下。不一会儿,塑料桶里便堆满了鲜嫩的羊肚菌。“老板冬春季种羊肚菌、夏秋季种蔬菜,我们上了年纪,在家门口打打零工,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里,挺好的!”村民张祖兰蹲在菌垄间,一把小刀在褐色的菌褶间翻飞。3月初以来,她每天都来上工,一天能采200斤羊肚菌,日工资120元。

羊肚菌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被誉为“菌中之王”,是世界公认的珍稀食药兼用菌。“这季羊肚菌去年11月下种,今年5月前要全部采收结束。5月到10月的空档期,腾退出来的大棚,我们会接茬种毛豆、小青菜等蔬菜。”陈杰告诉记者,在菌田上种出来的蔬菜品质普遍较好,这是由于羊肚菌营养包、菌丝、菇脚和采收后的菌田营养成分高,能为接茬种植的蔬菜抑制杂菌、提供营养。“羊肚菌是低温菌,冬季种植,春季采收,对土壤、环境、温度、湿度等都有较高要求,一棚双种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更关键的是调节羊肚菌的生长环境和土壤。”

成熟的经验往往离不开惨痛的教训。2021年,陈杰经人介绍,从浙江省农科院学习到羊肚菌种植技术,初步掌握了基质调配、子实体培育、菌种选择等关键要点。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当年试种的半亩大棚羊肚菌取得了1.6万元的可观收入。他计算着,如果是一亩地,产值甚至能超过3万元。这一巨大的收益潜力让陈杰心动不已,于是,他在2022年下半年将大棚扩建到30亩、62张棚。“还是按照21年的种植模式操作,结果当年的气候和21年大相径庭,气温忽高忽低,冬季寒潮冻死了四分之一,春季突然的高温又给热死了四分之一,产出直接‘腰斩’。”陈杰回忆道,当年亩产直接由1000斤缩水到500斤,算上投入、人工成本,亏损了不少。

面对这一打击,陈杰没有气馁。2023年,他前往山东考察学习,积极向当地种植户“取经”。当年11月,他又兴冲冲地放开手干,结果到次年3月采收期时,羊肚菌产量依旧未能达到预期的1000斤,“查了好多资料,也咨询了专家,发现羊肚菌忌连作,同一地块种植两茬后易出现长势变弱、病虫害发生加剧、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

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原因后,陈杰意识到,羊肚菌种植不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精细活,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于是在2024年采收期将要结束前,他通过多方了解、学习,挑选了适宜的蔬菜品种,正式开启“羊肚菌+蔬菜”轮作模式。“前茬蔬菜卖给本地商贩,效益很不错。”

四年多来,几经波折,陈杰的成功,不仅鼓了自己的“钱袋子”,也为巩王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成为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羊肚菌种植能手”。“巩王村是个传统农业大村,全村耕地面积超1万亩,目前流转率达63.78%,我们十分欢迎像陈杰这样的种植能手到我们村开展特色种植,村里也将继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种植的支持力度。”村党总支书记王振华说。

记者 徐书影 通讯员 包玉龙

[编辑: 王佳鑫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