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清明时节追忆革命烈士白桐本:“在脑部中枪后,他仍奋勇还击”

2025

04-06

09:45

来源

南通网

举报

分享

“爷爷白桐本牺牲时,我父亲才一岁多,虽不曾见过爷爷,但我却是从小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4日,白向阳再次来到如东县烈士陵园,领着记者走进东侧的陈列馆,停留在一个并不显眼的玻璃柜旁,柜子里放着一枚表面被染红的木刻印章和一系列档案材料。旁边立牌上的文字昭示着物品的拥有者和记录内容:“白桐本烈士的木刻印”“敌伪向上级报告关于白桐本伤情的摘录”。

透过玻璃柜,白向阳注视着那些物件,眼神中闪烁着敬仰与怀念,讲述着爷爷白桐本的英雄事迹:“爷爷牺牲以后,他的战友把印章带回来了,而关于他牺牲的详细经过,则记录在了这一份份报告里……”

18岁投身革命,成长为插进敌人心脏的利剑

白桐本1920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巩县的一个富裕家庭。“爷爷的祖父在清末民初曾在京城和新疆一带任过官职,后定居北京。爷爷15岁那年,祖父把他接到北京上学,安排在当时北京最进步、最有名望的志城中学读初中。”白向阳说,求学期间,爷爷参加了为反对投降和压迫的著名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也许就在那时,爷爷的心中深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白桐本随家人迁至天津避难,进入耀华中学读高中。之后,在耀华中学,他目睹了校长赵天麟因拒绝在学校悬挂日本国旗,遭到日本宪兵队的暗杀。再也按捺不住满腔怒火的白桐本,毅然离家奔赴抗日最前线。这一年,他刚满18岁。

1940年,白桐本随军南下,先后担任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连指导员、马南区区队教导员、掘马南区区长兼队长。那时候,日军正在疯狂“扫荡”“清乡”,3000多名敌人盘踞着十几个据点,妄图消灭白桐本率领的区队。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白桐本越战越勇,带领区队在敌人“梅花桩”式的据点中巧妙周旋,以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牵扯敌伪数千人,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带领的区队不断发展壮大,由12个人4支步枪发展到90多人60支步枪和一挺机关枪。

“敌伪在向其上级的报告中写道:该伪区长潜迹农村,鼓吹赤化,指挥无业游民对清乡人员每肆屠杀,而行踪飘忽,夙称凶悍……足以可见,爷爷带领下的区队令敌人昼夜不宁,闻风丧胆。”讲到激动处,白向阳指着玻璃柜里的报告,语气充满自豪。

24岁英勇牺牲,至死未吐露半点党的机密

“这是爷爷的初中毕业照。”在玻璃柜的对面,一张黑白照片映入眼帘,那是17岁的白桐本与同学的合影,这也是他鲜少留下的照片之一。

彼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你看,其他人都穿着长袍、长褂,只有爷爷是短袖、短裤、长筒靴,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相当时髦的。”白向阳说,正是这样一个“时尚少年”,扎根在条件艰苦的苏北农村,坚持省吃俭用,将余下的钱粮接济贫苦农民,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当敌人悬赏40万捉拿爷爷时,群众都帮忙打掩护。有一次,爷爷下乡工作,敌人跟踪而至,抓住一位姓陆的老妈妈逼问。陆妈妈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家只有黄铜盆,没有白铜盆,令敌人啼笑皆非。”白向阳说,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口口相传的小故事流传甚广,被著名连环画家赵宏本画进连环画《人民的烈士白桐本》一书中。

“1959年,南通公安局查获日伪未及销毁转移的档案,其中便有涉及爷爷的比较完整的档案材料。”这份“触目惊心”的档案,详细记载了白桐本从被捕到牺牲的全过程。1944年3月15日,白桐本疟疾复发仍坚持下乡工作,遭到大队敌军的围捕。“爷爷在脑部中枪半昏迷情况下仍然挣扎还击,被送至敌伪南通江北医院后,敌人还想诱逼他投降,但从档案里也可以看出,敌人没能从爷爷嘴里获得哪怕一条关于我党我军的线索。”

1944年3月23日,在被捕后的第9天,白桐本牺牲,年仅24岁。

英雄从未远去,如东人民永远铭记

“爷爷是一个好区长,也是一个好父亲,据他的战友,以及群众回忆,他随身带着我爸爸的照片,有空就拿出来看着笑;被捕后从曹埠押送到南通的担架上,只要醒过来,不是唱《国际歌》,就是念叨着我爸的小名。”白向阳告诉记者,全国解放后,如东县政府根据敌伪档案从南通市找到了爷爷白桐本的遗骨,安置在如东烈士陵园;如东县的掘马南区也改名为“桐本区”,如东县马塘镇的一条河上建起的一座桥也命名为“桐本桥”;爷爷的英雄事迹,在当地老少皆知。

“爷爷的青春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后辈子孙。如今,这片他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发展一日千里,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的话,也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白向阳说,爷爷白桐本留下的一本毛泽东所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被家人当作传家宝,他们用著作中的精神时时刻刻教育子女,其中,“爱护同学、克己让人、服务群众、坚决与社会丑恶现象作斗争”被作为家训传承了下来。

父亲白昆源曾教导他,要像爷爷一样爱憎分明,做革命的“大侠”,这句话一直被他和弟弟牢记于心。作为哥哥,白向阳曾孤身抓获撞倒小女孩逃逸的司机,曾为保护金融资产,深夜截获转移抵押货物的卡车;作为弟弟,身为公安民警的白向东也曾在抓捕罪犯的危急时刻将宝贵的防弹衣让给他人。在哥俩的心里,“侠义”家风永不忘。

每年清明时节,他们一家人都会前往如东烈士陵园祭扫,爷爷白桐本的事迹不仅激励着他们这一代人,更成为家族中年轻一代的宝贵精神财富。每当祭扫时,白向阳都会给孩子们讲述爷爷的英雄故事,让他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上午时分,前来如东烈士陵园祭扫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陵园内的龙柏苍翠挺拔,斑驳的树影下,人们手捧鲜花,神情肃穆地走向一座座墓碑。数十年的光阴仿佛在此刻凝结,英雄的故事,从未随时光而消逝。记者 徐书影

[编辑: 苏敏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