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狗、猫等小动物也愈发“活跃”。近日,动物致伤的患者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复杂和重伤病例。
51岁的班女士被自家养的狗咬伤,导致左拇指被咬断,由家人急送至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入院后予以规范动物致伤处置——彻底冲洗及消毒处理伤口,依次肌注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及伤口内浸润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急诊摄片显示班女士左拇指开放性指骨骨折,伤口探查发现左拇长伸肌腱断裂,急诊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强及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施俊峰联合为其实施了拇指指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拇长伸肌腱吻合术。凭借精湛娴熟的技艺,两名医师将断裂肌腱精准对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68岁的朱奶奶同样被自家养的狗咬伤,导致右手表皮大面积撕脱缺损,来院后陈强为其开展清创+创面负压吸引术,5天后拆除负压,再次行自体皮取植术,借由精细的手术规划及操作,皮瓣完美契合缺损形态,术后皮瓣存活、血运良好。
动物致伤后最大的危险就是可能感染狂犬病毒(RV),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而99%的狂犬病确诊病例由患狂犬病的犬类传播至人。目前,全世界针对狂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病死率几近100%,因此,狂犬病暴露后及时正确地实施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等暴露后处置非常关键。据介绍,狂犬病暴露分为Ⅰ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三个级别。Ⅰ级暴露伤口为接触或者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Ⅱ级暴露伤口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Ⅲ级暴露伤口为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目前就诊患者以Ⅱ级及Ⅲ级暴露伤口居多,班女士、朱奶奶均属Ⅲ级暴露伤口。
南通三院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在与犬、猫等小动物接触或互动时应加倍注意和当心,一旦不慎被小动物抓伤、咬伤,均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发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进行及时、科学和彻底的暴露后预防处置。
通讯员王晨光 记者朱颖亮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