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鲜闻播报 即时发布 视频直播 图说南通 理论圆桌 江海评论 财富天地 热点专题 通知公告
首页 > 江海评论 > 正文

多维创新 跑出文旅提质升级加速度

2025

04-15

09:57

来源

南通网

举报

分享

滨江临海、承南启北,南通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浓郁的江风海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旅产业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5年全省重点文旅产业项目中,南通有9个项目入选,比去年增加3个,总数量位列全省第四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当前,南通文旅产业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一核引领、三带贯通、四区先行、五片发力”的空间布局正在加速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日渐清晰。同时也要看到,文化资源开发不足、产业融合度低、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制约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让“江海有情,南通有请”的城市邀约传得更远、更广,推动文旅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需要系统构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文化价值深挖,实现从资源禀赋到文旅IP的转化。南通丰富的江海文化遗产为文旅IP开发提供了坚实基础,可以通过差异化县域IP矩阵建构和非遗活化利用实现文化价值转化。一方面,聚焦张謇文化IP,整合大生纱厂遗址、张謇纪念馆等资源,开发“实业救国”研学旅游线路,打造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同时依托五山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构建“滨江生态文旅带”,强化江海生态IP。另一方面,推动非遗市场化运作,实施“三进计划”——进景区、进校园、进商圈。设立“蓝印花布非遗体验中心”,打造“技艺展示—DIY体验—文创销售”一体化流程,并联动南通家纺城开发高端衍生品;板鹞风筝文化节可结合乡村旅游,推出“非遗+体育”特色活动,增强传统技艺的市场吸引力。

产业融合创新,实现从单一业态到多元生态的转型。产业融合是提质升级的关键,需突破单一业态限制,推动文旅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联动,积极培育“文旅+”新业态,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如“文旅+农业”,可打造如皋长寿康养综合体,整合盆景艺术、温泉疗养及生物制药资源,构建“康养—休闲—研学”三位一体业态,以文化生态涵养“银发经济”。“文旅+海洋经济”方面,吕四渔港可规划“渔文化体验区—海鲜美食街—海洋研学基地”功能分区,延伸产业链。此外,通过南通电竞产业、影视IP赋能文旅,吸引粉丝打卡,增强客群黏性。

科技赋能体验,实现从传统观光到智慧文旅的跃升。数字化与智慧化是未来文旅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应加快探索“文旅+科技”模式。一方面,应用VR技术让新石器时代生活、张謇实业救国等历史场景得以重现,提升景区、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另一方面,实施智慧化服务升级,如推进“双百”工程,即100%景区实现智慧导览、100%文保单位建立数字孪生模型,打造全市文旅“一码通”平台,集成预约、交通、消费等功能,让“一部手机游南通”成为可能。

品牌营销突破,实现从区域辐射到全国影响力的升级。品牌塑造是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键,需强化精准营销与区域联动。主打“江海门户·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城市形象定位,突出“张謇企业家精神”“江海风情”两大符号,既契合地理特色,又彰显历史底蕴。短视频平台的创意传播、高铁沿线的精准投放直接扩大曝光,推出“长三角文旅一卡通”联票,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推广。同时,加强与上海、苏州等周边城市合作,共建“长江口文旅联盟”,融入长三角文旅圈,共推跨区域线路,扩大市场辐射范围。

政策保障推动,实现从短期扶持到长效治理的制度优化。政策支持、制度创新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将为南通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提供坚实支撑。政府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与市场监管职能,完善跨部门协作与社会资本引入机制;设立南通文旅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加强与南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设“文旅数字化运营”定向培养班,为智慧景区管理、IP运营输送专业人才。此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需强化生态红线监管,推行景区“零碳”认证,实现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的平衡发展。

黄千千


[编辑: 王佳鑫 ]

南通日报社 2009-2021 版权所有

苏ICP备08106468-3号苏新网备201004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80013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拥有南通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3-68218870 邮箱:ntrb@163.com

发行热线:85118867 广告热线:85118892 爆料热线:85110110

联系地址: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

南通日报社 2009-2016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