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被誉为“纺织大王”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前主席方铿逝世。方铿是江苏南通人,其家族为上海的纺织世家,其父亲是创立肇丰针织厂的方肇周,被称为纺织界“四大家族”。因为方铿先生在南通经济建设、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2004年9月,他被授予南通市“荣誉市民”称号。
办与世界接轨的学校
20世纪80年代,自幼随父到上海学做生意、后来在香港创立肇丰针织有限公司的通籍港商方肇周先生,回到阔别40余年的家乡。从师范专业毕业的他,深受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和“民智兮国牢”的影响,也看到了家乡教育事业与时代发展间的差距。从那时起,赤诚爱乡的方老先生对家乡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倾注了款款深情:慨赠整套棉纺设备及宽幅织机,建成朝阳纱厂;感于原母校校舍残旧失修,捐资改建成教育、教学整体设施一流的小海小学;创立朝阳教育奖励基金会……
方肇周先生辞世后,其子方铿始终秉持先父遗志,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家乡兴办教育事业,完成了小海小学改造项目、创办了设施一流的小海中学、捐资建成启东善成小学。小海中学教学楼定名时,家乡人民要求以方氏命名,方铿婉言辞谢,选定“育才楼”之名。
小海中学的校训“方正”二字,正是为了纪念方铿先生的善举。崇川区名师培养导师团团长严清回忆道:当年方铿在与时任校长朱仪文谈小海中学的办学目标时提出:“要办好学校,培养与世界接轨的,能精通英文、熟悉计算机,能参与世界竞争的人才。”
这段话,现在已成为小海中学每位教师最熟悉的话。
为两地交往打下基础
方氏家族30多年来为南通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通港两地交往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海中学目前已经成为我市主城区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广泛搭建课程实施平台:开设韩语、泰语、意大利语学堂,成立美术、击剑特长班,创新课程开展形式,引领学生多元化发展。
2005年,在方铿先生的倡议和大力支持下,众多南通乡贤积极响应,香港南通同乡会成立,杨耀忠担任创会会长。在杨耀忠的积极推动争取下,香港保华集团全资赞助,自2007年起,每年组织30名南通优秀中学生赴港交流,这一活动连续举办13届,增进了通港两地青少年间的交流和了解。
教育交流薪火相传
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两地的教育交流从线下转入线上。在这一年,市北城小学通过线上媒介与香港汉华中学(小学部)共同备课、相互观课评课、研究教材及举办课程与教学研讨,共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及专业水平。
通师二附与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以音乐教育为主题,架起两地艺术教育交流桥梁,在线表演交流了琵琶合奏、二胡独奏、扬琴独奏等节目。
方铿先生捐赠的学校小海中学更是与香港小西湾福建中学建立了空中课堂,让两所学校的老师、学生走进同一个课堂,提高教育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今年上半年,香港新一轮疫情暴发,市二中、通师二附等学校还协助采购一批急需的抗疫物资捐赠给香港友好学校,助力抗疫。
回望来路,从方老先生到方铿先生,从香港学校到内地友好学校,南通与香港的教育交往史,凝聚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搭起了直通香港的座座桥梁,结出了通港教育交流的累累硕果。
本报记者沈樑